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园艺   2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斜面菌种在试管之间的多次转接扩大,是由菌丝体到菌丝体连续进行的无性繁殖的过程,不产生子实体和有性孢子,不存在有性繁殖世代,所以不能把转管几次说成是转代几次,而把转管一次解释为继代一次是比较确切的。斜面菌种的多次转管继代,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随着转次增多,容易导致种性的衰退,因而主张母种的首次分离量要大,以避免转次的增多,而且一般认为转管次数以3~4次为宜,所以通常按转管的先后次序,又有一级母种、二级母种……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在不良的条件下或管理不当时,均会导致子实体发育失常,产生畸形菇。常见的有下列四种:(一)针尖菇主要症状:菌盖与柄的比例失调,有的甚至停滞在原基阶段的幼小形态,整丛菇外观呈胡须状,单个菇顶部细尖、中下部稍粗似针尖,故名针尖菇。发生原因是生长环境完全黑暗和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生产上通常以后者引发的较多。针尖菇发生初期,一般是只长菌柄不长菌盖,到了中后期会因缺光、缺氧  相似文献   
3.
菇体在发育过程中,尚未达到商品菇所需要标准,其菌盖部分就过早展平,此现象称早开伞。早开伞的菌盖特别容易脱落形成光柄菇,影响质量和产量。本文主要介绍早开伞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栽培新品种某些早生型品种,生理成熟度早,菌盖较易开伞。因此,对于易开伞的品种一般不宜使用;在使用产量高、优点多的易开伞品种时,管  相似文献   
4.
畸形平菇是我市人防工事平菇栽培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害现象。它不仅使产菇量下降,而且使所产菇体失去了原品种的商品外观和食用价值,对平菇生产影响很大。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现将美味平菇(Pleurotus sapldus)常见的畸生形的形态特征,发生原因和综合控制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烧堆”又叫“烧菌”、“烧料”,它是平菇菌丝培养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尤以夏秋高温季节发生率最高。“烧堆”除见于瓶、袋菌种培养阶段外,绝大多数是在栽培发菌期发生。“烧堆”时基料内温度通常可达37~45℃,结果造成菌丝体灼伤、死亡和消失,与此同时,还会使栽培菌床上各种杂菌蔓延,鬼伞大量发生,基料变色变质,从而导致种植失败。  相似文献   
6.
紫孢褐平菇     
紫孢褐平菇(Pleurotus sapidus),俗称褐平菇或黑平菇。1981年初,南京食用菌菌种站在紫孢白平菇栽培床上,发现并分离了一个变异菌株,编号为南京P1.8101。该菌株经省内外几十个单位一年多的试种,结果初步表明,其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与其它平菇菌株有所不同。现将这个菌株的初步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菌柱——形如“人造菇木”,是本厂在采用菌砖培植技术上的改进,创造了更为适合香菇生长发育的条件,而且对简化香菇的培植方法,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等有较明显的效果。一、菌柱的制作首先把按一定规格做好的白铁皮圆筒放在薄膜上,圆筒上下敞口,上口直径为15厘米,下口直径为25厘米,筒高40-50厘米。然后把培养好的代用料菌种倒入筒内,操作时,要边倒边压,压至上口后(上口呈凸顶),再轻轻脱去圆筒,用薄膜复盖好,待菌丝愈合即可形成柱式菌块,故名。通常压块后7天左右,就可上床进行催菇。  相似文献   
8.
斑秃型病害,是生料栽平菇发菌期较为常见的一种侵染性病害。其发生的比率因栽培菇场和季节而异,一般是地下人防菇场>地上菇房>露地菇场,气温较高的秋栽季节发生量较大。 (一)病害的症状:播下的菌种块萌发和定植速度均受到程度不同的抑制,菌床表面的菌丝体呈斑块状和禿点状分布,同时培养料散发出带刺激性的酒酸气味,严重时种块不萌发或生长停止直至死亡,菌床表面成片,甚至整体不长菌丝——即斑秃型,培养料由酸败变质至形成粘臭状的腐料,最终导致栽培失败。 (二)病害的成因:根据栽培实践和观  相似文献   
9.
10.
等电聚焦是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可提高凝胶电泳的分辩率,一般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区分不清的同工酶谱带,用此技术可区分清楚,并用可见光扫描图谱进行对照,能提高分辩率。用此技术在真菌同工酶方面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本文用等电聚焦技术对真菌斗菇属的香菇和侧耳属的平菇进行了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一、供试材料(一)菌种香菇B_1、B_2、85-63F、8001由南京野生植物试验场提供;平菇C_(25)、C_(26)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