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已退化的北虫草菌种为试材,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活体蚕蛹、基内菌丝分离、蚕蛹回接等5种菌种复壮法,研究了不同复壮方法对退化菌种复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活体蚕蛹复壮法得到的菌种在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均是最高的,菌丝生长速度提高了29.97%,子实体产量提高了383.93%,故确定活体蚕蛹复壮法是5种方法中最好的虫草菌种复壮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精心组织指导下.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快、收入高的“富民强区”工程来抓.建立了以区劳动力资源管理办公室为龙头,区劳动力市场为依托,乡镇劳动力资源管理办公室为基础.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实现了“外出挣钱一借地换脑一回乡发展”的模式.使农民收入显著增长。据统计,2011年,全区外出劳动力31874人,外出劳务收入63748万元,全区人均1931.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1.4%。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奈有效途径.但在劳务输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调查统计.总结出存在的五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临床上大量的化学药物治疗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而天然药物具有作用温和、低毒、副作用小等药理特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天然产物成分的提取越来越重视。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先后对绒白乳菇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了解。但是从绒白乳菇中提取出来的活性物质还有待于研究并制成有效的药品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本文综述了绒白乳菇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和药理特性,为抗癌、抗衰老等临床药物的研制提供新的配方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5.
羊肚菌作为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陕北南泥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通过分析南泥湾野生羊肚菌资源的种类、分布、生长条件及驯化栽培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南泥湾野生羊肚菌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给出了相关对策,为南泥湾野生羊肚菌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小米与香菇为主要原料,以小米与香菇浆质量比例、温度、糖度和酸度作为单因素分析,通过L_9(3~4)正交实验,探索一种陕北风味香菇小米酒的酿造工艺。结果表明:当小米与香菇浆质量比为1∶1,温度为32℃,白砂糖添加量为7%,柠檬酸添加量为0.08%时,其颜色、气味、口味、澄清度和酒醅下沉情况均表现为最佳。此工艺酿造的陕北风味香菇小米酒液体透明澄清,香气浓郁,入口余味绵长,同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于香菇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各种各样的产品被陆续开发出来。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香菇食品及香菇饮料的加工现状,并为香菇的精深加工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建议,以期为香菇食品及饮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北虫草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相关酶活性与其生长发育及菌种活力之间的关系,确定较佳液体菌种培养时间,进行北虫草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还原糖含量和菌丝干重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北虫草培养第5天时菌丝增重速率达最大;培养前7d还原糖代谢基本平衡,7d后下降加快;纤维素酶活性在第3天时达到最大;淀粉酶活性在第4天时达到最大。北虫草较佳液体菌种培养时间为5d。  相似文献   
9.
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热胁迫温度、热胁迫起始时间、热胁迫持续时间对灵芝酸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热激条件的优化提高灵芝酸的生物分成,以期为灵芝酸的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的热胁迫温度、热胁迫起始时间及热胁迫持续时间均对灵芝酸的生物合成产生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得到生产灵芝酸的最佳条件为热胁迫温度42℃,热胁迫起始时间为发酵的第7天,热胁迫持续时间为6h.在该条件下,灵芝酸含量高,达88.23mg· L-1,是未经过热胁迫处理的1.93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菜农种植生姜积极性较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种植后常出现烂芽、烂姜现象,给部分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减少姜农损失,寻找烂芽、烂姜原因,采取措施提高栽培技术,笔者不但深入到田间调查,还广泛咨询生姜种植户,总结了以下可能会造成生姜烂芽、烂姜的原因及应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