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晚蜜柚是我们从泰国蜜柚中选育的柚晚熟芽变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 908.0 g,最大单果重2 750.0 g;果皮鲜黄色,皮厚1.30~2.07 cm,果皮较粗糙;囊瓣15~19,囊壁薄、白色,果心直径2.2~2.8 cm;果肉白色,嫩黄,半透明;汁胞纺锤形,纤维嫩,汁多化渣,有香气,甜酸适口,品质上等;自然授粉每个果实中种子5~15粒,异花授粉每个果实中种子6~105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70%,维生素C含量489.10 mg/kg,可食率55.50%;果实耐贮藏,单果薄膜袋简易包装常温无药剂处理贮藏期90天;在福建省上杭,果实12月下旬至来年1月上旬成熟。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2.
刘福喜 《农村百事通》2010,(8):31-31,81
杭晚蜜柚是我们从泰国蜜柚中选育的柚晚熟芽变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908克,最大单果重2750克;果皮鲜黄色、较粗糙,皮厚1.3~2.07厘米  相似文献   
3.
通过四种不同方法高接换种对青梅嫁接成活率、桩口愈合表现、高接枝折裂情况以及嫁接第二、三、四年表现的产量等性状进行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青梅成年树大枝高接采用双头对芽切接法,两芽向内交叉生长,再次靠接后连成一体,桩口愈合好,接口牢固,生长旺,树冠恢复快,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上杭县是福建省三大果梅产区之一,栽植面积2042hm2,年产量4000~5560t,所产梅果有机酸含量高,加工品乌梅品质优良,誉称“杭梅”。随着梅果加工向蜜饯型和出口型转化,果大、无斑点和红晕的优质果价高、畅销。修剪是影响梅果大小和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但果梅产区普遍存在粗放管理  相似文献   
5.
施肥量对杭晚蜜柚初结果树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杭晚蜜柚5~6年生初结果树为试材,探讨了施肥量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柑橘基础施肥量 (每667 m2施纯N 13 kg,N:P:K为10:5:8)增加30%,即为杭晚蜜柚5-6年生初结果树的最佳施肥量.667 m2可获得产量1 407.07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标准果率88.1%,净收益4 249.2元,投入产出比1:5.07,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上杭蜜柚果实贮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杭蜜柚是从台湾引进的泰国蜜柚中选出的新株系 ,现种植面积 2 0hm2 。 1 999年 1 2月经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评审 ,获“优质果品证书”。为了解药剂处理对上杭蜜柚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于 2 0 0 1年 1 1月进行试验 ,并与沙田柚进行对比 ,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材料 供试样品选自上杭县兰溪镇兰溪村大坪里柚园。该园管理水平较高 ,土壤肥力中等 ,树势中庸 ,结果较好。上杭蜜柚高接树树龄 3年 (中间砧为沙田柚 ,树龄 1 0年 ) ,沙田柚树龄 1 0年。选长势中等、果实大小较一致的上杭蜜柚 2株 ,沙田柚 1株 ,每…  相似文献   
7.
杭晚蜜柚是福建省上杭县经作站、上杭县园艺科技示范场从台湾引种的泰国蜜柚的芽变中选育出的晚熟柚新品种。2006年《杭晚蜜柚品种选育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立为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2009年2月该品种获得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闽认果2009007),2010年3月该项目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果梅属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栽培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杭县得到迅猛发展,种植面积由1985年的97 hm2、总产30!9 t,发展到2003年的3 400 hm2、5 194 t。果梅黑星病[Cladosporiumcarpophilum Thisem]又名疮痂病,是果梅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多年来,受气候、品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该病发生逐年加重。不但引起落叶、落果,造成减产,而且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降低商品率。上杭县鲜果因该病而降级的达40%以上,年经济损失超过310万元,约占总产值的25%。为摸清黑星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筛选防治新的农药,2001年上杭县科技局立项研究,至2004年结…  相似文献   
9.
刘福喜 《果农之友》2006,(10):24-24
美国黑李近年在福建各县市多有引种栽培,该品种果实色泽美观,果大、肉质细嫩、汁多、味甜可口、耐贮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4%,可食率97%以上,市场价高,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水果品种.但由于对该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认识不足,在生产上不少引种栽培区常造成枝梢旺长、投产迟、盛果期果多而小,优质率低.为克服上述问题,我县开展了"美国黑李优质高产促成栽培试验"课题研究,探索其生长结果习性、施肥、整形修剪、疏果等方面的配套技术.笔者通过5~6年的试验观察,将美国黑李的早果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2年通过5个果梅品种的定点调查发现,果实黑星病发生从轻到重的次序为早白梅B、牛角坑1号、早白梅A、湘塘1号、青竹梅。发生消长观察表明:3月上旬叶片可见病斑(比以往福建省报道早近1个月),果实3月中旬现病斑,3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流行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