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丽珍  杨冬业  刘贤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98-18799
[目的]获得高质量的罗汉果组培苗。[方法]分别通过在培养基里加入不同的浓度的6-BA和IBA来培养罗汉果组培苗。[结果]在培养基中加入1 mg/L的6-BA利于罗汉果的快速繁殖,其芽的增殖系数达到5.75;0.5 mg/L的IBA最适于罗汉果根的分化。[结论]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对罗汉果的快速繁殖影响有差异。该试验得出了适合罗汉果组织培养的激素种类和浓度,这为获得高质量的罗汉果组培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青蒿组织培养中克服玻璃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化现象是青蒿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首要障碍。用青蒿顶芽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浓度的6-BA、琼脂、蔗糖和活性炭正交实验对解决青蒿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玻璃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添加4.0%的蔗糖、0.75%琼脂和0.08%的活性碳,附加0.10 mg/L的细胞分裂素6-BA,可得到健壮的青蒿组培苗。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剂提取法从污毛粗叶木果实中提取低极性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同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分析鉴定,确认了29种成分,占果实中低极性化学成分的82.57%,其主要成分为十六烷(6.63%)、二十碳五烯酸(5.25%)、十八碳烷(6.10%)、维生素E(7.61%)、硬脂酸甲酯(5.18%)。所鉴定的化合物多为该种植物中首次发现,为污毛粗叶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建的区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效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带动了药用植物学教学的改革工作,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进而加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较好地提高了药用植物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雪樱子低极性成分的GC-MS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雪樱子低极性成分。[方法]经水蒸气蒸馏或石油醚提取,以GC-MS分离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含量。[结果]在雪樱子挥发油中鉴定的28个化合物占总检出峰的80.32%,芳香烃类含量较多,占已鉴定化合物含量的42.82%;雪樱子石油醚提取物中鉴定了21个成分,其含量占总检出峰的71.67%,脂肪烃及酯为主要成分,占总检出峰的57.43%。[结论]通过对雪樱子低极性化合物的GC-MS对比分析,证实该植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叉枝斑鸠菊中低极性成分及不同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经溶剂提取后,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含量.叉枝斑鸠菊以丙酮提取后分别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并测定各提取部分对DPPH、还原能力,并与Vc进行对比.[结果]鉴定了29个化合物的,其含量占总检出峰的88.30%,并证实正丁醇萃取部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通过对叉枝斑鸠菊低极性部分进行GC-MS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测试,该植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校园植物资源推进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加强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效果,完善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广义药用植物194种,隶属84科、166属,按照植物的药效功能与药理作用将其划分为16大类.丰富的校园植物资源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采用调查法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进行了种类统计和鉴定,结果显示:校园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植物约213种,隶属89科、183属。其中被子植物81科,173属,202种,药用植物82种,观赏植物96种,环保植物67种,重点保护植物8种。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校园植物的优化和保护利用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