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概括了广东省油茶种苗生产现状,分析油茶种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对加强全省油茶种苗生产,促进全省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油茶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及与生理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4个油茶品种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接种显示,广宁红花油茶、腾冲红花油茶最为抗病,江西23号和江西3号最为感病,其他品种介于之间。对接种炭疽病菌后不同抗性油茶叶片的生理指标测定显示,抗病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都较高,胞间CO2浓度较低,而感病品种的各项生理指标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为害林下药材——猴耳环的蚧虫种类及其发生情况,2017年-2021年对广东省各地野生和栽培的猴耳环进行了蚧虫种类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结果发现为害猴耳环的蚧虫有4科6属9种,经形态鉴定分别为澳洲吹绵蚧Icerya purchasi、黄毛吹绵蚧I.seychellarum、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柑橘堆粉蚧Nipaecoccus viridis、长椭圆软蚧Coccus longulus、南亚蚁软蚧C.formicarii、三列鬃软蚧Trijuba oculata、芒果白轮盾蚧Aulacaspis tubercularis和褐圆金顶盾蚧Chrysomphalus aonidum。这9种蚧虫中除三列鬃软蚧外其余8种均是首次在寄主猴耳环上发现,属于寄主新记录。本文介绍了这些蚧虫的鉴别特征、为害部位、寄主范围,并为猴耳环蚧虫防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森林防火技术已无法满足当下行业的发展需求,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森林防火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通过剖析笔者所在高校森林防火课程在新技术背景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实践设备,修订课程标准,增加实践机会等方面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达到提升新技术教学效果,强调新技术教学内容,强化新技术推广运用等教学目的。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技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为广东省森林防火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标本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必备工具,完整的标本可以将课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老师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相关理论。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林业技术专业三个年级关于标本的实验教学课程中的问题,对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本课程后续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东火龙果果柄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一火龙果种植基地发现了一种火龙果新病害,命名为火龙果果柄腐烂病。通过病原菌分离与纯化培养、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引起火龙果果柄腐烂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病原菌菌落呈圆形,白色,大型分生孢子镰刀状,其形态特征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相似。病原菌接种后,火龙果果柄出现白色菌丝,与自然发病果实症状一致。病原菌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与已有木贼镰刀菌的rDNA-ITS序列同源性高达100%。结合形态学分析和rDNA-ITS基因序列鉴定结果,最终确定木贼镰刀菌(F.equiseti)为火龙果果柄腐烂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山景区的几种主要树种进行调查,文章列举了其中涉及的4种病害,包括松材线虫病、杉木赤枯病、微甘菊、竹丛枝病,概述了病害的病状及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树种,但多种病害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已报道的油茶病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病害的病原、症状和发生发展规律等,重点在防治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别病害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2002—2016年对广东省部分重要林木病害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气流与林木侵染性病害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广东省广泛发生的黧蒴(Castanopsis fissa)枝枯病和桉树(Eucalyptus sp.)梢枯病属于气传病害;气流运动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细菌性叶枯病、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根腐病、相思(Acaciasp.)根腐病和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青枯病病原菌开辟了入侵通道;这些病害的防治策略可进行相应调整.气流运动导致广东省部分重要林木病害的发生,建议开展针对气传病害的试验研究来推动今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