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叶伟忠 《辣椒杂志》2006,4(1):27-27
从荷兰引进的彩椒(叉称甜椒)在广州地区已种植多年。由于它品质佳、商品价值高,畅销国外及港澳市场,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广州市农科所花都基地的规模种植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产量逐年提高,667m^2产量在3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适用广东亚热带条件下种植的水果型优质超甜玉米新资源。【方法】引进国内、外水果型优质超甜玉米新品种66个,进行3年5季的鉴定评价,优中选优,筛选20个优质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并进行适应性、抗逆性、植株性状、穗部性状、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鉴定与分析。【结果】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结果表明,20个品种皆为早熟矮秆类型,特点是生育期较短,植株整齐度好、株型较矮、穗位较低;果穗头尾均匀,籽粒小到中等;品尝果皮薄、质脆爽、糖分多水分少,甜度高、糖分降解慢,保质期长,生食、熟食品质甜度一样高。【结论】综合各项指标性状表明,GT-11、脆甜、圣甜1365、圣甜5590、BMB380、京白甜456、圣甜白珠、高博、万大冰糖、白珍珠627等10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增产、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二环系原始材料直接选育;圣甜5788、圣甜169、库普拉、白马王子、双喜等5个品种产量一般,可利用几个杂交种合成综合种,从中分离株系。适合广东推广种植的雪甜7401、珍珠、白雪公主、台湾鲜绿、粤白甜2号产量低、品质优,可通过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一步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经成为时尚。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应用,特别是偏重氮肥的施用。使土壤有机质和磷钙缺失,导致土壤理化性质退化,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日前。很多肥料生产单位意识到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各种有机肥料、有机无机混合肥料及生物肥料等。为了研究不同有机肥料的应用效果,我们在苦瓜上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姬松茸的引种盆栽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守光  叶伟忠 《食用菌》1997,19(5):16-16
  相似文献   
5.
高花青素紫黑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及种质创建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和选育出适合广州地区种植的高花青素鲜食紫黑糯玉米新品种,引进并优选17个紫黑糯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首先产量居前6的华黑糯1号、黑甜糯631、苏科糯1505、沪紫黑糯1 号、珍珠糯20号、晋糯10号均比对照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可作为基础材料与优质白糯、黄糯杂交选育自交系;其次产量居第7~11位的珍珠糯8号、珍珠糯18号、黑糯715、沪红糯1号、晋糯20等5个品种均比对照增产达到显著或不显著水平,但品质较优,稳产性能好,可结合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优缺互补并利用几个杂交种合成综合种,通过群体改良选育自交系,实现优良基因的重组和聚合, 再通过株选、穗选、系选加大种质资源选系方法;最后是产量偏低、部分性状表现突出的桂黑糯609、桂黑糯660、黑甜糯168、桂黑糯219、濉黑糯3号、华耘黑糯501等6个品种可利用常规育种手段自交、杂交、回交聚合有利基因,并结合现代生物育种手段加速改良创建利用。生产上建议少量重复试种,确认适合当地栽培后再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广州地区生产应用的高花青素紫黑糯玉米新组合,试验以13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其物候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品质、抗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NZ164、NZ157、NZ156产量排前3位的参试组合田间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后续扩大多点示范及生产试验后可申请参加区试试验;NZ155、NZ150、NZ166、NZ161、NZ149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但由于净果穗弯,籽粒干瘪无光泽,商品外观欠缺,直接淘汰;NZ160、NZ184、NZ159、NZ176部分性状表现一般,可续试观察;NZ169产量低,综合农艺性状较差,直接淘汰。  相似文献   
7.
从鲜食甜、糯玉米育种进展、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技术服务、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加大高产创建力度与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及应用,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确保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提高本市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辣优15号是以优良自交系073号椒为母本、30号椒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味型一代杂种。熟性早,每667m2平均总产量为2128.70kg,比对照辣优4号平均总产量增产22.67%;每667m2平均前期产量为749.16kg,比对照平均前期产量增产14.39%。青果绿色,果实长牛角形,果面光滑,感观品质鉴定为优,抗病性鉴定结果为中抗青枯病,抗疫病。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强。在广州、茂名、广西等地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1000h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鲜食玉米种质资源对南方锈病的抗性表现,为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及理论依据。【方法】结合田间自然感病与人工接种感病目测鉴定调查,开展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分析。【结果】不同鲜食玉米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在710份材料田间自然感病鉴定中,1.11%表现高抗水平,8.34%表现为抗病水平;中抗和感病水平的材料最多,占77.75%,其余材料表现为高感水平。结合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得到5份高抗南方锈病的自交系,包括3份糯玉米材料、1份甜玉米材料和1份甜加糯玉米材料。对抗病自交系09N1-1-1初步遗传分析显示,其后代F_2和BC_1F_1群体抗感分离结果符合3∶1(χ~2值2.473,P=0.116)和1∶1(χ~2值0.084,P=0.772)分离比例,表明自交系09N1-1-1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可能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结论】研究表明,现有鲜食玉米存在高抗南方锈病的资源,筛选利用抗病种质对当前品种选育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