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善耕地质量、减量施用化学肥料,开展了腐植酸应用田间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T1常规施肥、T2常规施肥+600 k g/h m2腐植酸、T3常规施肥+1200 k g/h m2腐植酸、T4常规施肥+1800 k g/h m2腐植酸,研究了不同用量腐植酸对河西走廊灌漠土理化性状、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洋葱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豆种子中嘌呤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检测不同高氯酸浓度和水解温度对大豆种子的水解效果,检测不同流动相对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4种成分的分离效果,建立了稳定准确的大豆种子中多组分嘌呤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100℃条件下,35%(v/v)的高氯酸处理60 min时豆粉水解效果最佳;使用Welch Ultimate Polar RP18(4.6 mm×250 mm,5.0μm)色谱柱以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2.9)作为流动相时,4种嘌呤在0.05~25 mg·L~(-1)浓度范围内均可完全分离且响应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相关(r0.999 9),相对标准偏差为2.97%~6.25%,加标回收率为89.19%~110.97%。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耕地质量、减量施用化学肥料,开展了腐植酸应用田间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T1常规施肥、T2常规施肥+600 k g/h m2腐植酸、T3常规施肥+1200 k g/h m2腐植酸、T4常规施肥+1800 k g/h m2腐植酸,研究了不同用量腐植酸对河西走廊灌漠土理化性状、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洋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漠土耕层中施入腐植酸后,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p H值降低0.27%~0.69%,容重降低3.5%~6.9%,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3.3%~4.7%、8.6%~23.7%、7.6%~21.1%、15.9%~36.5%,洋葱增产3.5%~5.3%;施入不同量的腐植酸,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有效铅、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镉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7.7%~18.5%、4.4%~13.7%、39.5%~44.7%、17.1%~35.8%.可根据不同土壤特点和腐植酸特性,制定相应合理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食用大豆会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报道层出不穷,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报道中肉类、水产类和豆类食品的嘌呤含量,发现大豆虽然含有较多的嘌呤(约1 800 mg·kg~(-1)),但适当的加工方法可以将其降低至安全范围以内(85~1 100 mg·kg~(-1))。综合国内外医学和健康领域中关于食用大豆是否对人体尿酸水平有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认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应当禁止食用大豆的观点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吕铎  罗兰  赵春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07-7209,7257
对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现实存在的流转机制进行分析,明确各方流转中所实现的收益,构建林农、林业中间人、林企3方的逐利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提出建设信息高度集中的区域性林权流转信息平台是提高整个林权流转系统流转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容重、pH值、土壤性状、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在甘肃省酒泉市城郊农场开展不同生物炭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入生物炭后能显著改变土壤性状,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3%~4.7%、11.1%~32.8%、0.5%~4.7%、26.7%~35.6%,且施入量越高影响越显著(T4>T3>T2>T1),土壤容重降低3.5%~6.3%、pH值提高1.8%~3.0%;施生物炭后对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T4处理产量最高,比T1增产2.5%;施入不同量的生物炭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为生物质炭在河西走廊寒旱农业区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MADS-box基因家族是一类转录调控因子,影响植物各个生长发育的环节,尤其是花器官的发育。随着模式植物MADS-box基因研究的深入,一些该类基因的作用方式已经被阐明。黄瓜的性型直接关系到其产量,黄瓜中MADS-box基因对其性型的影响尚未清楚。本研究对6组不同黄瓜性型的近等基因系材料的花芽以及顶芽进行转录组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9个不同性型花芽和顶芽差异表达的MADS-box基因:Cucsa.018420、Cucsa.113420、Cucsa.251170和Cucsa.327970在雄花中特异表达,Cucsa.139620、Cucsa.160640、Cucsa.241990在雌花和两性花中的表达差异显著,Cucsa.212720和Cucsa.392160在雌花中特异表达。通过荧光定量RT-PCR验证了其中两个差异表达基因Cucsa.018420和Cucsa.392160的表达,发现两者在整个花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与转录组结果一致。本研究初步探讨了MADS-box基因对黄瓜花性型的影响,为黄瓜MADS-box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在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上危害愈发严重,影响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黄瓜的产量与品质。由于ZYMV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因此需要培育ZYMV抗性黄瓜品种。以ZYMV Z5-1为病毒源,对不同黄瓜材料的ZYMV抗性进行鉴定,并对抗性位点候选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黄瓜品种SA02、SA06、S94、S1003、WI7230与TMG-1具有ZYMV抗性,其抗性候选基因Csa6G152960.1的突变位点一致。在ZYMV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回交转育,将黄瓜自交系TMG-1中的ZYMV抗性基因转入感病自交系SA0422中,回交期间利用分子标记对回交群体进行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经过3代回交,将ZYMV抗性基因转入SA0422,为培育抗ZYMV黄瓜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胜玉906是以自交系K18为母本、C16为父本,采用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6 d,株型紧凑,成株株高270~305 cm,穗位高100~115 cm,叶片数21片;果穗筒型,穗长17.2~23.0 cm,穗粗4.2~5.2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5~43粒,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7.2%~90.0%,千粒重315.0~348.0 g;田间表现抗茎腐病、穗腐病,667 m2产量在1 000 kg以上,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2019年通过农业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90020。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酒泉市土壤养分状况。对酒泉市各县市的土样进行了养分测定。结果表明,酒泉市的农田土壤养分状况总体表现为有机质偏低,全氮和碱解氮中等偏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处于适宜和高水平。土壤pH总体为适宜和高水平。另外,各县(区、市)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较大,均有一定比例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同时存在偏低或过高的现象。各县(区、市)应因地制宜,通过测土配方、合理施肥来提高土壤养分均衡供应能力,减少肥料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