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斯丁格(37-76)是荷兰瑞克斯旺公司育成的辣椒品种。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年引入该品种,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栽培,该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咸阳市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咸阳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全市总面积10213km2,总人口480多万,辖2区1市10县,169个乡镇3736个行政村。近年来,该市积极调整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陕西省咸阳市现代果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该市果业的主要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咸阳市果业发展的建议:①调整果树发展方向。②加快推行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生产标准化管理。③研究和推广果园科学水肥管理技术。④建立优质苗木繁育基地。⑤成立果业合作经济组织。⑥着力打造咸阳系列果品品牌。⑦建立建全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葡萄的根腐发生越来越普遍,发生树龄越来越趋于幼龄化,严重影响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大面积调查和应用研究,分析论述了葡萄根腐发生的主要原因,树体变化机理等,并通过大量实践应用,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以海藻为营养投入品并改善修复土壤生态环境并行的综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果园套种油菜绿肥是一种相对管理粗放、生长周期短、肥田效果好的一种实用的果园培肥技术。本试验在对我省市雨热同季期(7、8、9)在苹果园套种油菜绿肥,试验中针对油菜不同播种时间及不同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最佳播期8月上旬,品种甘蓝型与白菜型均可以,在试验范围内的甘蓝型油菜以秦优7号产草效果最佳,产草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苗圃地极易滋生杂草,除草不当会阻碍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选择适宜的除草方式尤为重要,以苗木‘宫藤富士/G9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除草方式对苹果苗木生长的影响,为苗圃地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苗木株高方面,地布防草显著高于除草剂除草与人工除草为166.07 cm。不同除草方式对侧枝也有影响,表现为地布防草与除草剂除草显著提高了长枝的占比,分别为56.51%与52.11%,而人工除草的苗木以中枝为主,占52.11%。地布防草有效提高了有效分枝粗度与分枝角度,分别达到了3.96 mm与62.86度。此外,地布防草较人工除草每年每667 m2 节约除草成本约为150元。总之,地布防草不仅提高了苹果苗木的生长质量,还能节约成本,可在苗木繁育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草栽培是指在果园行间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并定期刈割,用割下的茎秆覆盖树盘,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果园小气候的栽培模式。这一栽培模式的全面普及,不仅可以改善果园的土壤肥力状况和环境状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生态大环境。本文分析了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优点与弊端,介绍了常见的果园生草方法,并指出了当前生产中果园生草存在的问题且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对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中医农业制剂在大樱桃上的应用效果,本研究测定了在大樱桃生长关键时期即萌芽前、开花后及硬核期追施几种中医农业制剂,果实品质、单产、土壤微生物总量、放线菌总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发现大樱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等内在品质指标、单产及单位面积效益高于对照组,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总量与放线菌总量高于对照组。大樱桃生产中通过追施中医农业制剂组合,以增强土壤活性及改善植物生长土壤环境,促进果实品质提升,提高单产及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咸阳地区寻找最适苹果新型矮化自根砧,我院从青岛农科院引进了苹果无融合矮化自根砧青砧1号、青砧2号,通过对树体生长量、黄化率、苹果花序数、苹果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调查与测定,并于2018年、2019年最低温度出现后对旬邑、淳化、永寿、乾县及渭城区的苹果苗木进行抗寒性调查。初步得出青砧2号与调查品种存在黄化现象,是否适应咸阳地区栽植还得继续验证,而青砧1号与调查品种无论从生长势、早果性及抗寒性等方面是适合咸阳苹果优生区栽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