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品种红薹二号、红薹四号和紫薹二号等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杂种1代红菜薹,优质、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宜秋冬季栽培。2.播种长江中下流域地区最适宜播种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于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或腐熟的猪牛粪1500公斤作基肥,再进行浅耙,使土壤疏松、土肥融合。整地作成宽1米的高畦,畦面不要太宽,浇水、间苗管理方便。菜薹应适当  相似文献   
2.
<正>五彩紫薹一号(见第24页图1)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极早熟,从播种到始收48天左右,是目前亮紫色类型中最早熟的杂交新品种。菜薹无蜡粉,大小适中,粗约1.8厘米,薹生叶少而小,侧薹发生力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最好,苗龄控制在21天左右。移栽株行距30厘米×4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4000株。采取深沟窄畦、一畦双行种植,以方便排灌水。由于前期气温较高,必须  相似文献   
3.
1.品种选择 白菜薹为喜冷凉气候的蔬菜,反季节栽培一般为夏秋特早熟栽培,于六七月播种,可提早至八九月上市。应选择生育期短、耐高温、抗病能力强、纤维素含量低的品种如五彩黄薹1号等。  相似文献   
4.
菜薹花药培养出胚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菜薹、白菜薹、菜心2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式,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方式对不同品种菜薹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15个品种的花药诱导出胚,各品种间的出胚率差异显著;红菜薹、白菜薹、菜心中出胚率最高的分别为H08-4(1.38胚/蕾)、B08-7(,0.757胚/蕾)、C08-4(0.682胚/蕾);采用Keller培养基+10%蔗糖+0.1%活性炭作为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基;花药培养出胚率以接种在双层培养基中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无病毒的优质种苗,以感染CMV、LSV和LRV的卷丹百合珠芽为试材,采用热处理、茎尖培养结合添加病毒唑的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探讨最适宜的脱毒方法。结果表明:对于CMV,仅通过茎尖培养,剥取0.1~0.3 mm大小茎尖培养脱毒率可达100%,但成活率仅为45%;对于LSV,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1~0.3 mm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最佳,可达90%以上;对于LRV,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4~0.6 mm茎尖培养,添加10 mg/L病毒唑可使脱毒率达90%以上。综合3种病毒的脱毒率和成活率,以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4~0.6 mm茎尖培养,添加10 mg/L病毒唑,成活率较高,脱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1.品种选择白菜薹为喜冷凉气候的蔬菜,反季节栽培一般为夏秋特早熟栽培,于6、7月播种,可提早至8、9月上市。应选择生育期短、耐高温、抗病能力强、纤维素含量低的品种如五彩黄薹1号等。2.育苗方式选择地势较高,便于排灌且前作没有种过甘蓝、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翻土晾晒,然后整地作畦。一般  相似文献   
7.
栝蒌雌株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栝蒌雌株腋芽为材料,对其诱导培养、丛生苗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S+6-BA 1.5 mg/L最适合诱导栝蒌茎段腋芽形成;MS+GA 0.5 mg/L+6-BA 1.5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NAA 1.0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吴艺飞 《兽医导刊》2020,(4):176-17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在鸡群,具有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特点。此病对鸡禽的危害十分巨大,在此类传染病的疫苗投入使用前,此疾病对鸡群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虽说部分疫苗已经投入使用,但预防效果却并不理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措施仍然有待改进。为了更好的控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蔓延,本文将对此传染病面临的治疗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做出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紫菜薹资源的亲缘关系。[方法]用从大白菜引物中筛选出的65对引物,对收集到的45份紫菜薹地方资源进行SSR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试验共筛选出23对SSR引物;聚类分析表明,紫菜薹亲缘关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大致可分为四川、湖南、湖北3个类群;同时,45份资源的相似系数都大于0.5(介于0.5470~0.9107之间),表明紫菜薹各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较为狭窄。[结论]该研究为紫菜薹地方品种资源的鉴定、保护以及育种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稻冬闲田对白菜薹进行免耕和翻耕栽培比较试验,设计了免耕留蔸15 cm、免耕留蔸35 cm和机械翻耕(CK)3个处理,比较了白菜薹的生产成本、移栽成活率、前期产量和总产量。试验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式下白菜薹总产量无显著差异;免耕栽培的生产成本高于机械翻耕栽培;综合来看,在面积较小或地形限制等不方便采用机械翻耕的条件下,可利用水稻冬闲田进行白菜薹免耕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