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香菇转色影响因素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菇生产流程中,菌丝转色是决定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棘手问题.了解香菇转色的影响因素、掌握正确的转色方法,对指导香菇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影响香菇转色的因素及相应的管理技术,以期为香菇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采自湖北省十堰市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株野生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进行驯化试验,研究其最适菌丝生长和出菇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条件为温度25℃、pH 6~7、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用木屑与棉籽壳混合培养基质(木屑68%,棉籽壳20%,麸皮10%,...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高温型香菇新菌株L808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从季节安排、生产配方、菌棒制作、发菌管理、越夏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其春栽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锋尖  潘坤  周向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508-11509
在深刻理解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以食用菌种类为载体,对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进行了学习情境设计。  相似文献   
5.
王锋尖  周向宇  甘露 《北方园艺》2017,(21):159-162
以采自湖北赛武当自然保护区内的一株野生食用菌的子实体为试材,研究了其生态环境、形态结构,并从形态学角度对其进行了鉴定;对其ITS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并在基因组数据库中比对确定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该野生菌为金盖褐环柄菇(Phaeolepiota aurea),属湖北省新记录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其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白色金针菇在8个母种培养基上的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中配方57菌丝长势等各项指标表现好,菌丝生长快,平均生长速度为0.89 cm/d以上,为试验配方中白色金针菇母种生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自湖北省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大型真菌。通过详细的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该种为Tricholomopsis flammula,经文献检索,该物种在中国系首次记录。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是:菌盖黄色,表面覆盖有酒红色至紫红色的鳞片;菌柄光滑,浅黄色至暗黄色;担孢子较窄,6.6μm×3.6μm;生于针叶树腐木上。  相似文献   
8.
依据2014~2016年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十堰市采集的1000余份大型真菌标本,鉴定出食用菌110种,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其中湖北省首次报道的种类29种。  相似文献   
9.
传统袋栽香菇接种时气温较高,容易感染杂菌,为了有效解决污染问题,试验用一次性废筷子制作香菇枝条菌种。结果表明:用枝条菌种接种栽培袋,成品率平均为95.1%,比木屑菌种高20.0个百分点,发满期平均比木屑菌种早10 d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