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汉源县历来采用夏伐式桑树养蚕 ,饲养秋蚕的比例较大 ,每年秋季安排养三次蚕 ,占全年发种量的 65~ 70 %。过去 ,秋季蚕茧单产低 ,质量差 ,效益不高 ,且不稳定。究其原因 :一是秋季气候恶劣多变 ,常出现高温多雨、伏旱、低温多湿的不利天气 ;二是病虫害多 ,由于连续多次养蚕 ,病原积累多 ,致病力特别强 ,加之蚕室、蚕具多次重复使用 ,消毒不彻底 ,易感染蚕病。此时 ,桑树的虫害也较多 ,易造成交叉感染 ;三是秋季正是许多农作物大量施用农药治虫时间 ,桑叶易遭受农药污染 ,引起蚕儿中毒死亡或不结茧蚕。针对这些不利因素 ,笔者等在料林、晒经…  相似文献   
2.
汉源金花梨果园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汉源县7个地点的金花梨果园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Cu、Cd、Cr、Pb的含量.将测定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7个采样地点中土壤重金属元素Cu、Cd、Cr、Pb的含量均小于标准值,果实中只有2个地点的Cd元素含量略微高于国家标准值,分别为标准值上限的165.67%和160.33%.相关性分析则表明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圌桑6号是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选育研究的人工四倍体新桑品种,于2009-2012年在汉源县进行农村区域性鉴定,通过2年4期对该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调查,其区试鉴定成绩表现为:全年平均667m2桑产叶量为2209.41kg,比对照种湖桑32号提高32.03%,万头蚕产茧量为20.40 kg、万头蚕茧层量为4.64kg、50 kg桑产茧量4.21 kg,分别比对照种湖桑32号提高2.15%、8.66%和10.78%,达到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并表现出发条数多,枝叶生长旺盛,耐剪伐,秋叶硬化迟,抗旱性较强,抗黑枯性细菌病等优良性状。可作为早生优质高产桑品种在当地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梨新品种‘川花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花梨’是由‘金花梨’芽变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梨新品种。果皮黄色,果肉白色,平均单果质量450 g,果实风味甜,微香,果肉质地细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2.8%,全糖10.01%,可滴定酸0.11%,维生素C含量27.12 μg · g-1,果实可食率88%。具有早果、高产稳产、果大质优、耐贮、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在四川雅安8月底果实成熟,比‘金花梨’提前15 d左右。适合白梨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紫茎泽兰原产中美洲,是世界性恶性杂草。1935年传入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四川,2002年10月汉源首次发现。为探讨紫茎泽兰综合治理技术,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紫茎泽兰成片发生区,组织实施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一、紫茎泽兰发生及危害情况由于汉源地处四川盆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本县大面积上推广的转阁楼桑品种,树龄3年,用农用稀土作根外追肥。设稀土液60PPm、80PPm、100PPm、120PPm、清水对照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施用60一80PPm可促进桑叶产量增长,大于80PPm则有抑制作用;公斤叶片数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枝条长度对比,80PPm是促进新梢生长的最适浓度,枝条长度分别为80PPm>120>100>60>清水对照;条桑叶比较,据相关分析,二者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求僻直线相关方程为y=445.8+0.2X,Y=0.6698,枝条每增长1米,产叶量可增加20克。  相似文献   
7.
金花梨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金花梨(Pyrus pyrifolia Nak.cv.Jinhua)是四川普遍栽种的经济类果树,尤其在四川省汉源县,金花梨生产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产量不稳定、抗逆性降低、病虫害普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金花梨栽  相似文献   
8.
桑红蜘蛛是汉源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对桑红蜘蛛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对汉源县主要桑树品种抗红蜘蛛的能力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汉源蚕区桑红蜘蛛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