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蟹养殖时用水传统原位净化方法对水草依赖性较强,存在净化效果低、养殖尾水很难实现达标排放的问题,因此研究河蟹池塘养殖用水高效净化技术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介绍的水质净化方法是在"三池两坝"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并增加了所有养殖池塘进排水自流的功能.现将该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培养基投放对池塘表层底泥磷形态及底栖饵料生物培育效果的影响,为新型培养基在池塘生态健康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池塘中按不同比例[4.50×103(处理1)、1.35×104(处理2)、6.75×104(处理3)kg/ha]投放培养基,以不投放培养基为对照,每处理设2个平衡.分别于春、夏、秋三季,每季度采集池塘表层底泥两次,测定不同磷形态含量;每月采集底栖饵料生物一次,统计其生物量.[结果]投放培养基后,池塘底栖水蚯蚓的数量密度随培养基投放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摇蚊幼虫的生物量表现为:处理2(12.82 g/m2)>处理1(10.77 g/m2)>处理3(10.02 g/m2)>对照(8.19 g/m2),其中处理1、2、3分别比对照高20.85%、43.90%和12.50%.池塘表层底泥中总磷(TP)、无机磷(IP)、钙结合态磷(Ca-P)、铝吸附态磷和(Al-P)及弱吸附态磷(Labile-P)含量均表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1>对照,即与培养基投放量呈正相关;各培养基投放处理组Labile-P含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Fe-P、Al-P和Ca-P含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Labile-P与Fe-P的平均含量分别高出对照27.00%和31.00%左右.[结论]在池塘中投放培养基可有效提高底栖饵料生物的生物量,其对池塘表层底泥不同磷形态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增加Labile-P和Fe-P的含量,尤其是Fe-P的增加有利于摇蚊幼虫培育,更好地为虾蟹类池塘养殖提供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3.
4.
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河水中繁殖蟹类,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里,掘穴为其本能.由于河蟹攀爬和掘洞能力很强,极易导致池塘水土流失、池埂坍塌,需通过设置防逃设施、加固池塘护坡等方法来保障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雄分养是一种新型的成蟹养殖模式,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成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常用水草。为探索全雄成蟹池塘养殖条件下适宜的水草种植模式,比较了4种常见水草种植模式[单一伊乐藻、单一轮叶黑藻、伊乐藻∶轮叶黑藻=1∶1 (覆盖面积比)、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1∶1∶1 (覆盖面积比),分别记为Mode I—IV]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腺发育、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 4种水草种植模式对全雄成蟹养殖过程中的体质量无显著影响,但9—10月对4组蟹的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Mode I组最高,Mode II组最低(P<0.05);2) 4组蟹的生殖蜕壳率、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8月底两种混合水草模式的蟹生殖蜕壳率略高于单一水草组,11月中旬Mode I组的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均略高于其余组(P>0.05),分别约为7.8%和3.3%;3)在最终成...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生长及池塘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草在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一直有"蟹大小,看水草"的说法,金坛区是引进水草最早的地区,在水草的栽种及管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复合型水草的种植模式,但是对各种常用水草的选择常常是根据经验,而各种水草对河蟹生长及池塘水质的影响等并没有做过单独研究。鉴于不同水草生长规律、管理方式、对河蟹的贡献及对水质环境的调节能力不同的特点,笔者于2018年在金坛区  相似文献   
7.
<正>河蟹土池育苗与以前的工厂化育苗相比,节省成本且整个过程很少用药,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国内长江流域的河蟹养殖规模、产量最大,长江水系河蟹大都未经遗传选育,优势性能遗传不稳定,还曾一度出现辽蟹南下、瓯蟹北上的局面,造成河蟹苗种来源复杂、养殖效果不稳定的现象,亟须通过选择育种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符合生产发展需要、抗逆性强的河蟹新品种。河蟹“长荡湖1号”是自2017年起选育的适合长荡湖地区生长的河蟹新品系,现对2022年河蟹“长荡湖1号”A/B系繁育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配合饲料在河蟹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推广力度越来越大,养殖户对于配合饲料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使用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目前,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对河蟹配合饲料的营养已有很多研究与报道,但是对于实际生产应用还缺乏一手的数据,特别是养殖户关心的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鱼两种模式相比,河蟹养成的产量、规格及养殖效益,以及养殖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9.
设施蔬菜栽培在稳定市场,确保周年供应,增加花色品种,丰富市民“菜篮子”,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设施蔬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架大棚蔬菜的快速推广,因钢架大棚使用年限长,不能轻意拆换和改变种植结构.导致大棚蔬菜内土质退化等一系列障碍,成为制约设施蔬菜发展的瓶颈。达县钢架大棚蔬菜面积已达300hm2,其他设施蔬菜面积达0.8万hm2,  相似文献   
10.
设施蔬菜栽培对稳定市场,确保周年供应,增加花色品种,丰富市民"菜篮子",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设施蔬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架大棚蔬菜的快速推广,因钢架大棚使用年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