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详细介绍了四季花菜的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是:选择正确品种、适宜的下种时间、选择好土壤、育苗技术及管理、移栽及管理等,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2.
借助大棚保护地栽培条件,利用大棚的光热,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在西瓜棚内套种莴笋和丝瓜,西瓜和丝瓜在2月中旬同时下种,3月中旬同时移栽,6月下旬西瓜结束,8月下旬丝瓜结束。9月中旬莴笋下种,10月中旬莴笋移栽,翌年2月下旬莴笋结束。详细介绍无公害大棚西瓜种植技术,以及套种丝瓜、莴笋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草菇速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菇含丰富的蛋白质,同其他菇类相比,氨基酸是平菇的2倍,香菇的3倍;另外,草菇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常食草菇可提高人体免疫机能,降低胆固醇,降血压。草菇生长快,生育期短,一般从播种到采收仅需10~12d,一个栽培周期需25~35d,生物学效率可基本稳定在18%~35%。由此可见,栽培草菇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农户麦田大龄日本看麦娘难除的实际问题,特选用8%炔草酯、6.9%精噁唑禾草灵、优先(7.5%啶磺草胺)进行防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优先(7.5%啶磺草胺)防除大龄日本看麦娘效果较为明显,可以作为实际生产中的参考用药,用药剂量推荐225 g/hm2或187.5 g/hm2。  相似文献   
5.
周瑞岭  王敏  庄永法 《蔬菜》2005,(1):23-24
双孢菇生产的传统技术以稻麦草为主原料,而我地随着机械化收割及秸秆还田面积的扩大,稻麦草的供应量越来越少,限制了双孢菇的生产。为了解决双孢菇生产过程中原料短缺的问题,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反复试种,成功地摸索出了双孢菇有机生态型回归自然栽培新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稻麦草供与求的矛盾,简化了操作程序,使双孢菇由秋季栽菇变为舂、秋两季周年化生产,种植成本降低了30%~50%。  相似文献   
6.
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中旬,全国大范围地区受干旱影响,江苏省宿迁地区是受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解干旱对泗阳县不同土质、不同茬口杂草生长的影响,泗阳县植保站分2次进行了大范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岗淤土杂草轻于砂土,旱茬重于稻茬,砂土地旱茬以双子叶为主,稻茬以单子叶杂草为主。  相似文献   
7.
周瑞岭  杨芹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1):158-158
近几年来,泗阳县高效农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突飞猛进,特别是设施蔬菜,在政府的扶持培植下,钢架大棚数量猛增,种植品种、栽培类型也愈来愈多,发展势头较为强劲。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工厂化育苗越来越多,对高效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适应了高效农业的专业化、合作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蘑菇有机生态型回归自然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瑞岭  王敏  庄永法 《食用菌》2005,27(1):29-30
蘑菇生产的传统技术以稻麦草为主原料,而我地随着机械化收割及秸秆还田面积的扩大,稻麦草的供应量越来越少,限制了蘑菇的生产。为了解决蘑菇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短缺问题,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成功地摸索出了蘑菇有机生态型回归自然栽培新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稻麦草供与求的矛盾,简化了操作程序,使蘑菇由秋季栽菇变为春秋两季周年化生产,种植成本降低了30%~50%,如能推广此项技术,必然会提高菇的经济效益,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腿菇味道鲜美,鲜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在我地林地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为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可在林间套种鸡腿菇,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种植水稻时,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这样才能够保证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推动农业向前发展。本文先说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然后说明化学农药防治带来的问题,最后提出生物农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