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品种的选择。不同品种多次结果能力不同。一般地,欧亚种的西欧品种群和黑海品种群,以及欧美杂交种的多数品种有较强的多次结果能力,而东方品种群则较差。如巨峰、户太八号、黑奥林等多次结果能力较强,而龙眼、牛奶等较弱。酿酒品种一般不宜一年多次  相似文献   
2.
牛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许多种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的表现就是身体消瘦和腹泻,也是一种消耗型的疾病。尤其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不仅可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引起牛羊绦虫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1.1莫尼茨绦虫多呈乳白色,长1-5m,宽16mm,节片宽度大于长度,每个节片内包含两组生殖器官,每侧一组,其中扩展莫尼茨缘虫每一节片的后缘有一行环状的节间腺,虫卵呈三角形,卵内含六钩蚴,六钩蚴被梨形器所包围。  相似文献   
3.
葡萄直插建园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是在日本葡萄先进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发展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具有一年成园,二年结果,三年进入丰产期以及管理容易、品质高、适合大规模建园、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近几年已在西安市灞桥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植物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响应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不同光照条件下绿豆幼苗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对光的响应数据和有效光量子效率,进一步利用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响应的机制模型(模型1)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模型2)拟合这些数据,比较这2种模型的适用性和参数特点。结果表明:模型2估算3种光照条件下绿豆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约为实测值的63%,且不能直接估算其饱和光强,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存在显著差异,且不能解释绿豆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动力学下调现象。模型1不但可以准确计算绿豆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而且计算得到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与实测值高度符合,还可合理解释植物的PSⅡ动力学下调现象。  相似文献   
5.
杨小龙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56-156,172
分析了棉花水浮育苗技术的主要优势,提出了棉花水浮育苗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两无穷大平板间受热形成的羽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为三维不可压N-S方程组,数值格式采用了高精度的伪谱方法,亚格子模型则采用了TNS模型.首先对槽道流进行了模拟,通过比较大涡模拟和直接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随后数值模拟了热力羽流的输运过程,分析讨论了相关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并比较了不同Rayleigh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ayleigh数比较大时,热浮力对流动的影响比较大,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流动结构.  相似文献   
7.
杨小龙 《山西林业》2007,(5):F0003-F0003
本刊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山西新建7处森林公园。这7处森林公园是:山西省西沟森林公园、山西省老爷山森林公园、山西省七佛山森林公园、山西省馒头山森林公园、山西  相似文献   
8.
<正> 1、霜霉病规模化栽植时生态条件差和抵抗力较弱的园子,很容易导致霜霉病大规律发生。霜霉病孢子靠水传播到叶片气孔侵染,雨天或高温时夜晚结露,有利于霜霉病扩散。霜霉病的防治,在有"水"的条件下应加大防治力度,早期以甲霜灵、甲基托布津及易保等药剂为主,在雨后或湿度过大时及时喷药防护。2、白腐病白腐病主要危害果柄和穗轴,红提  相似文献   
9.
玉米/红小豆间作模式中红小豆种植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玉米/红小豆间作模式中的红小豆适宜种植密度,对不同种植密度红小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小豆株高、主茎分枝、主茎节数、荚长、荚粒数以及百粒重变化均不大,而单株荚数和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变化不大;红小豆种植密度在8.07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2668.76kg/hm2。说明在仁寿县或者相似生态区,红小豆种植的密度为8.07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30%琥珀酸铜(DT)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PseudomonassyringaePVLachlymans)是黄瓜上的一种常见病害 ,一般危害不重 ,但流行年份重病区可使黄瓜减产 5 0 %以上。该病在保护地低温、高湿、持续阴雨、排水不畅、叶面结露时间长时发病较重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 ,也侵染茎蔓和瓜果。空气潮湿时 ,病斑呈水渍状 ,不形成霉状物 ,病部叶背溢出乳白色粘液 (菌脓 ) ,其他病症与黄瓜霜霉病相似 ,易误当作霜霉病防治而导致危害、损失。2 0 0 2年我们进行了30 %琥珀酸铜 (DT)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