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青天葵为试材,乙醇为溶剂,对青天葵进行总黄酮提取;采用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测定总还原能力的方法来评价青天葵总黄酮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测定其对6种试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来考察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青天葵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优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是17.4μg·mL~(-1),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是95.5μg·mL~(-1),还原能力稍弱于抗坏血酸;对白色念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mg·mL~(-1)。  相似文献   
2.
在无溶剂条件下,以丙烯海松酸和蔗糖为原料,在高温熔融状态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丙烯海松酸蔗糖酯,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再定向理论分析了丙烯海松酸蔗糖酯表面活性剂在空气-水界面的形态转变和吸附量等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丙烯海松酸蔗糖酯,其CMC值为2.2 g/L。丙烯海松酸蔗糖酯在空气-水界面的吸附状态分为状态1和状态2,随着表面压的增加,溶剂摩尔分数逐渐降低,2种状态丙烯海松酸蔗糖酯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的摩尔分数之和逐渐增加。计算了吸附在界面上的状态1和状态2丙烯海松酸蔗糖酯的吸附量,随着表面压增大,状态1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状态2吸附量占主导且持续增多,吸附量最高可达1.9 mmol/m2。丙烯海松酸蔗糖酯的吸附和胶束化摩尔自由能(ΔG)分别为-20.67和-15.16 kJ/mol,表明丙烯海松酸蔗糖酯优先吸附在界面上,达到饱和后就形成胶束。  相似文献   
3.
周菊英 《蚕桑通报》1993,24(2):60-61
在鲜上茧收购时,50g鲜上光茧取样秤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蚕茧收购的价格政策,原用的公分戥子杆秤由于误差较大,操作不便,速度慢,容易引起与蚕农争执.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从今年春茧开始,我市区两个标准化茧站(善琏区的善北站和南浔区的东迁站)试用了省丝科院设计的ZSJ-91型样茧仪,中秋茧又扩大了东新、双西、观音堂三个茧站,经过5个茧站试用实践,效果很好,现将初试情况初报如下:一、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4.
湖州市区从今年春茧开始,在练市分区7个乡镇18个茧站试行了密码评茧。早秋又在其它乡镇的4个茧站扩大试点,中秋在市区全面推广。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密码评茧的方法和效果简述如下。密码评茧是针对评茧中出现的“人情茧”“后门茧”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其目的是使评茧员在操作过程中,不知亲朋好友或熟人的联票,以制约“人情茧”,“后门茧”,更好地体现公平评茧,认真执行好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的茧价政策。  相似文献   
5.
桑蚕鲜茧从收购进站到头冲进烘这一段时间内,鲜茧的茧质由于堆贮时间、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而起一定的变化。为了解鲜茧在堆贮过程中茧质的变化情况,笔者在湖州市城区“五一”茧站于1986年春、夏、早秋、中秋收茧时对鲜茧茧层含水率、下茧率、内印茧等项目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