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带菌(E+)和不带菌(E-)的中华羊茅为试材,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中华羊茅幼苗苗长、根长、苗鲜重和根鲜重的影响,以期为内生真菌对宿主耐盐性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E+幼苗中,盐浓度为1.0~8.0mmol/L时显著促进苗长、根长和苗鲜重的增加(P0.05),而1.0~2.0mmol/L盐浓度对根鲜重有明显增效作用(P0.05);E-幼苗中,1.0~2.0mmol/L盐浓度显著增加根长(P0.05),2.0~8.0mmol/L盐浓度明显增加苗鲜重(P0.05),盐浓度8.0mmol/L显著抑制根的伸长和鲜重(P0.05)。与E-幼苗相比,对照条件下除内生真菌显著增加苗鲜重外(P0.05),其它所测生长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在1.0~8.0mmol/L盐浓度下内生真菌显著增加根长和苗鲜重(P0.05),在1.0~4.0mmol/L盐浓度下内生真菌明显促进苗长(P0.05),在2.0mmol/L或8.0mmol/L盐浓度下内生真菌明显增加根鲜重(P0.05);苗长与根长或苗鲜重相关系数较高,且内生真菌能提高其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2.
早稻分蘖化学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出能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的实用化药剂,1999年早季对不同配方的分蘖调节剂进行了大田控蘖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化控制普遍具有较高的控蘖强度,无效分蘖减少,成穗率提高,但以不同类型药剂组配的调节剂表现的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复方优于单方,其中以1号药剂复配的调节剂控蘖强度大,每穗粒数多,但有效穗较对照减少;以2号药剂复配的调节剂控蘖强度较大,穗穗粒数较对照略有减少,但有效穗数差异很小,而以1-7号药剂复配的部分调节剂,以C105,C145,C025,C175,C125和C135的控蘖强度大(较大),水稻成穗率高,每穗粒数增加,结实性状好,有效穗数差异不明显,对纹枯病的田间抗性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将中草药浸提液添加到基础培养基中,研究6种中草药浸提液对黄绿蜜环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对黄绿蜜环菌生长有弱抑制作用,甘草、枸杞浸提液对黄绿蜜环菌的促进作用较强,二者最佳添加量均为4%。  相似文献   
4.
以中华羊茅和醉马草为试材,采用原液、稀释10、20、30、40、50倍的中华羊茅内生真菌发酵液分别浇灌幼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牧草叶绿素、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开发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提供数据依据和实践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起到不同效果。20、30、40、50倍稀释液显著提高中华羊茅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P0.05),但原液明显降低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P0.05);10、20、30倍稀释液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分别提高了161.89%、104.76%和47.95%,50倍稀释液明显降低CAT活性(P0.05);各处理组均显著提高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幅度达到34.69%~95.92%。30、40、50倍稀释液显著增加醉马草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P0.05),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1.21%~26.17%、14.63%~26.22%和13.65%~26.57%,原液则明显降低其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P0.05);10倍稀释液显著提高其CAT活性15.14%(P0.05),而其它各处理组显著降低CAT活性(P0.05);原液和10倍稀释液对其POD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30、40、50倍稀释液则抑制醉马草POD活性(P0.05)。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际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1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1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三四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只有二三框,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1个14框群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一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一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蜂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3~4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也就是2~3框左右,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一个14框就不错了。我想,这一点东北各位养蜂师傅身有体会。  相似文献   
7.
黄蘑菇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开发黄蘑菇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黄蘑菇的深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黄蘑菇发酵的适宜碳源为蔗糖,适宜氮源为牛肉浸膏;黄蘑菇深层发酵的最适培养基为4%蔗糖、0.1%牛肉浸膏、0.10%KH2PO4、0.10%MgSO4;适宜接种的种龄为4d,接种量(移入液体菌种的体积与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为15%,发酵时间为8d,在此条件下,黄蘑菇菌丝体生物量(每1mL发酵液中收集的菌丝体干重)达1.137mg/mL.  相似文献   
8.
黄绿蜜环菌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连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52-53,60
叙述黄绿蜜环菌的生物学特征、人工培养、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现状,并简要探讨黄绿蜜环菌的发展前景,为黄绿蜜环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青海师范大学校园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绿地空气细菌、真菌、放线菌的采样,并将分离的单菌落鉴定到属.结果表明,绿地空气微生物合计的菌落数顺序为JXQ>G>JXH >S>K>BTQ>BTX>J>NT.校园内绿地与对照点空气微生物质量均处于清洁状态,绿地空气微生物构成比的总趋势为细菌(40.3%)>真菌(31.4%)>放线菌(28.3%).校园内不同功能区的绿地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生长,抑制真菌生长能力差异较大,绿地空气中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点,显示出负抑制效果;总体而言,绿地均有抑菌效果,抑菌率为8.9%~57.6%.校园内9个采样点共鉴定出放线菌9属,其中优势菌属依次为链孢囊菌属、假诺卡氏菌属、钦氏菌属,不同功能区的优势菌属明显不同.绿地可以有效降低空气含菌数量,抑菌效应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亚硒酸钠对黄绿蜜环菌液体培养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绿蜜环菌富硒培养适宜浓度为0.80 mmol/L;适宜添加硒时间为培养时间的第4天;培养时间5~8 d,硒促进黄绿蜜环菌菌丝体生长,7 d时显著提高菌丝体生物量(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