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林业   23篇
  8篇
综合类   29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观光茶园是现代休闲农业的一种形式,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生态休闲观光已然成为现代人出游的首选。目前休闲观光茶园旅游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观光茶园快速发展的同时,茶园生态景观在设计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在此背景下,在总结目前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广西苍梧县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景观设计为例,从项目背景、总体设计、功能分区等方面,对该生态茶园的自然、人文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前我国生态茶园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中山公园实地调研,对园林植物种类、生活型、生态型和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中山公园植物总共162种,隶属于69科129属;具有亚热带地域风味以及岭南风情,植物群落布设自然合理,既符合适地适树的科学原则,也具有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等特点;存在有乡土树种种类少,人类活动与行为对植物景观造成的影响较大,公园的养护管理不到位以及特色植物菊花的配置形式简单等问题;因此在探讨植物种类选取的科学性基础上,从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等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概括了园林绘图中保持实体各等分段净长相等的四种基本情形,并对其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探索出用AutoCAD作图的基本规律、方法,同时对其作图方法的简化及扩展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人民公园植物造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世斌  庞洁  和太平  崔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19-5421
通过对南宁市人民公园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植物造景主要从滨水绿地、建筑周边环境、园路、疏林草地、密林、园中园绿地六大类型营建进行分析论述,总结其植物造景特色,剖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性化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以广西大学教学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广西大学教学区校园广场、疏林草地和滨水地带等三类主要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指出设计应站在使用者的立场,尊重和满足使用群体的需求,构筑多元、宜人的空间,创造人性化的校园公共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设计和城市景观入手,探讨分析城市软质景观在城市级、分区级、地段级三个不同层面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水景逐渐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已成为评价居住环境的重要依据之一,而驳岸景观又是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居住小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影响居民亲近水的行为和亲水活动,对居住小区驳岸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现场统计,在了解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驳岸景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其水体驳岸的形式、断面设计、亲水活动空间、构筑材料和驳岸植物的配置等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提高居住小区的驳岸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六堡茶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以六堡茶群体种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0mg/L、50mg/L、100mg/L、150mg/L)NaCl胁迫对六堡茶生理指标的影响,探明六堡茶对NaCl胁迫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六堡茶的MDA含量逐渐增加,POD、CAT、SOD 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与MDA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POD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AT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森林旅游蓬勃发展的大背景,阐述在林场发展生态茶园的优势和必要性。利用苍梧县森林资源和六堡茶品牌优势,在林场建设新型生态茶园,促进当地茶产业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以在苍梧县国有天洪岭林场建设六堡茶生态茶园为例,分析其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森林旅游发展,走可持续道路;借鉴其他地区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项目管理"等生态茶园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