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5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从1958年开始,利用X射线和Co~(60)γ射线处理小麦、大豆风干种子,进行诱发突变并从中选育新品种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确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进行诱发突变的适宜剂量范围;肯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的诱变作用。从诱发突变体中选育出小麦“新曙光1号”和“新曙光2号”等,大豆“黑农4号”“黑农5号、7号、8号、16号”等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氮营养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冬小麦夏玉米品种(系)之间氮营养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冬小麦品种(系)中, 93132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农大95对氮肥反应最为敏感; 3个夏玉米品种(系)中, 西玉3号不仅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且对氮肥的反应较好。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系)间最佳产量和最佳施氮量有较大差异。 从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冬小麦以农大95最佳, 夏玉米以西玉3号最高。在180 kg  相似文献   
4.
5.
新春寄语     
<正>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值此新春佳节之际,《作物杂志》编辑部全体员工向关心和支持本刊工作的读者、作者、审稿专家和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愿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回顾2012年,本刊编辑出版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期刊评价指标进一步提高,仅中国知网电  相似文献   
6.
沅陵县是本省大豆主要产区之一,1982年种植大豆15万亩,占全省大豆面积的6.25%。为了解该县发展大豆生产的经验及进一步提高大豆生产的途径,1983年6月12日至16日,由省作物学会大豆研究会组织湖南省作物所、湖南农学院、湖南省农业厅和怀化、岳阳地区农业局等单位的八位同志,重点考察了该县官庄、楠木铺、棋坪等三个公社的海沙坪、楠木铺、棋坪大队大豆生产情况。现将考察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棉种退化现象在棉花生产上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据荆州棉花工作组1953年在松滋调查的结果,珂字棉的衣分由35%退化到31—33%,纤维长度由1(1/(16))时退化到1时,纤维变异系数一般在9%以上,棉桃小,生长势弱,产量也显著降低。退化的原因,除由於栽培技术不良,使棉花的经济性状得不到适当的发展,以及没有建立一套良种繁育制度,使种子人为混杂外,长期不断地自花授粉,也是棉花种性衰退的原因之一。 根据米丘林生物学的原理,植物生活力的大小是与植物体的内在矛盾有关;这种矛盾首先表现在授精时性细胞的差异程度上。棉花属於自交作物,由於长时期的自花授粉,同一花朶内的性细胞均相对的相同,缺乏生物学上必要的差异,使得植物后代遗传基础贫乏,生活力减低,影响了棉花经济性状及产量。  相似文献   
8.
川油36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05 品种来源:JA40×JR9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23.5天,比对照早熟1天.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