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蛹虫草5个选育菌株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富PDA培养基对保藏的5个蛹虫草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度和形态比较.并采用加富米饭培养基进行栽培性能比较.筛选出子座健壮、产量高、生产周期短、适合在南方地区春夏季节栽培的蛹虫草菌株CS—7。  相似文献   
2.
不同原料栽培的灵芝孢子粉质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一种传统的珍贵药用真菌,近代医学研究证明,灵芝尤其是灵芝孢子粉具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防癌抗癌等多种功效,灵芝孢子粉的开发与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随着假药及食品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人们更加关注食品、药品及保健品的有效成分及有害物质含量。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成分及有害物质含量除了受到大气、土壤、水质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栽培的原料。试验通过对采用不同原料生长的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成分含量的初步研究,为灵芝栽培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提高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成分含量和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广东省4家大型食用菌生产企业、12家大型超市和30家农贸市场的50个金针菇鲜品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总数、酵母总数、沙门氏菌数、志贺氏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大肠埃希氏菌数等8项微生物指标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同时参考<国内外技术法规和标准中食品微生物限量>的有关微生物指标,给出了广东省金针菇鲜品的微生物指标推荐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进蛹虫草菌种容易退化的问题,增强蛹虫草保藏的稳定性,试验研究了蛹虫草在五种保藏条件下,经过保藏半年、一年后菌丝活化的情况以及菌丝活化后的深层培养和固体培养长势和情况,筛选出蛹虫草最佳保藏温度为(4±2)℃。  相似文献   
5.
将桉树木屑(皮屑、杆屑、皮杆混合屑)作为栽培基质,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i)、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及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等4种食用菌进行栽培试验,探讨桉树木屑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灵芝、刺芹侧耳、秀珍菇在配方D桉树皮杆混合屑(皮:杆=1:3)培养料中菌丝粗壮、茂密,生物转化率较高、子实体生长整齐,显示良好的适应性;金针菇在桉树木屑培养料中菌丝生长较弱,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6.
从菌落形态、菌丝体微观形态、拮抗性和栽培特性等方面对7个草菇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以同工酶酶谱和ERIC-PCR分析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显示了各菌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每种试验能显示出菌株的某一方面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可对近缘菌株进行分类,但不同的试验方法得出的分类结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2个真姬菇子实体的同源性,应用ERIC—PCR图谱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ERIC—PCR结果显示2个真姬菇存在条带多样性差异,应为不同品种或不同菌株(品系);ITS序列测定结果显示2个真姬菇样品仅存在3个碱基差异,属于同一品种。2种分子方法结合分析表明,这两个真姬菇子实体来自同一个品种的不同亚种或不同菌株(品系),拥有独立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8.
破壁灵芝孢子粉已被大量的研究证实易于被人体吸收,在免疫调节等方面功效显著。但存在口感较差.不方便日常服用,部分人群出现便秘副作用的问题。本研究按照兼顾灵芝孢子粉推荐服用量和大众乐于接受的口味为原则,研究设计主要原料的配比,添加缓解便秘的天然食材为辅料,经口味和便秘情况的人群调查试验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并试验改进增香、过滤和灭菌等工艺技术,减少活性成分和风味成分的加工损失,增加香味成分的释出。参照饮料的相关质量标准和灵芝孢子粉的推荐服用量,成功研制出2种1:7味且功效俱佳的灵芝孢子粉饮料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草菇主要栽培菌株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RAPD标记对广东省8个草菇主要栽培菌株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获得了草菇不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分子聚类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可分成两组:菌株V17、V844和粤草01为一组;粤草02、粤草03、粤草04、V5-1和V23为另一组,且同一组内的DNA多态性也有差异。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草菇商业菌株的鉴别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七个不同来源的灰树花(Grifola frondosus)菌株,经拮抗试验发现两两之间不完全亲和。ITS分析表明七个菌株均属灰树花,但基于ITS的聚类分析不能明确反映菌株间的差异。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和ERIC-PCR展现了七个受试菌株间不同程度的差异,综合两者的聚类分析可较明确地展现出七个灰树花菌株遗传多样性差异,但该聚类结果未能和拮抗试验结果较好契合,表明基因层面的分子标记和生理层面的表观反应,在展示遗传多样性的对应关系上存在较多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