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江西野生猕猴桃20种或变种的叶片POD同工酶,并运用相似关系R-链连接法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种间POD同工酶谱存在很大的差异;(2)POD同工酶有阶段性和相对稳定性,可运用于猕猴桃属植物的亲缘关系鉴定和初步分类;(3)模糊聚类反映了各分类群的亲缘关系,与传统依据形态分类提及的亲缘关系大体一致。本研究将江西猕猴桃属植物聚为4类,这与传统的分类方式并不一致,只有净果组的几个种成为单一类群,其余种或变种相互混杂。因此,认为现有的分类方法有待于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比较ESTs数据和基因组数据开发了猕猴桃的双亲遗传单拷贝的EPIC标记以用于猕猴桃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通过比较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的ESTs数据和葡萄(Vitis vinifera)基因组数据,以一致性85%为标准共检测到129个EPIC标记,并从中设计96对引物。其中21对EPIC引物在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两个商业化栽培品种中呈现稳定扩增,核酸多态性(Pi)为0.003 ~ 0.069,变异位点为0.7% ~ 14.8%,简约性信息位点为0 ~ 9.4%。用其中的EPIC-1标记重建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毛花猕猴桃(A. eriantha)、绵毛猕猴桃(A. fulvicoma var. lanata)和金花猕猴桃(A. chrysantha)的系统发育关系,显示其跨种间扩增的实用性并获得分辨率较高的系统发育树。本研究中开发的EPIC标记可以作为通用引物用于猕猴桃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3.
闫明科  徐强  刘春燕  张琼  姚小洪 《园艺学报》2015,42(7):1260-1272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猕猴桃雌花和雄花中表达的小RNA进行了测序,分别得到雌花18 408 610条序列和雄花11 191 469条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和预测得到39个保守miRNA家族和400个新的miRNA家族,其中有170个miRNA家族在雌、雄花样品间显著差异表达。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及注释,结果显示,靶基因产物具有包含核苷三磷酸水解酶的磷酸环结构域的miRNA数量最多。在猕猴桃25号连锁群(Chr25)上共预测得到3个miRNA,其中novel-ach-miR362的靶基因Achn298021可能与猕猴桃花的性别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4.
江西几种野生猕猴桃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Actinidia L.是20世纪人工栽培野生果树最有成就的四大果种之一。目前,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共有66种,除尼泊尔猕猴桃A.strigosaHook.&Thoms.、越南沙巴猕猴桃A.petelotii Diels、日本山梨猕猴桃A.rufa Planch ex Miq.及白背叶猕猴桃A.hypoleuca Nakai外,其余62个种均原产在中国,绝大部分为中国所特有,种质资源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