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生大肥菇驯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里坤县位于新疆的东疆北部、天山北坡,以高山、盆地、湖泊、森林、草原、荒漠为主要地形地貌。在这特殊的生态环境中,长期以来生长着多种野生食用菌。2001年7月至2003年,我们在巴里坤县山前草原带相继采集到多个品种的野生菌,其中之一野生菇经鉴定为大肥菇(Agaricus bitorquis)。经组织分离、筛选,并进行栽培试验和生物学特性观测,目前已推广扩大栽培面积,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驯化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梨棚架栽培的优点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春季我们按日本专家提供的图纸建造了标准棚架,对丰水、幸水、新水、新高等日本梨品种进行了棚架栽培试验.现将棚架栽培的主要优点和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梨棚架栽培的优点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棚架栽培可增强抗风灾能力、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早期产量,而且管理方便。介绍了棚架的结构、材料和搭建方法以及适于栅架栽培的试验密度、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姚忠明 《食用菌》2002,24(2):23
麻黄在我区分布较广 ,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植物。我区制药厂每年生产的麻黄下脚料 60 0 0 t以上 ,多年来均被废弃 ,为了使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发展食用菌生产 ,增加收入 ,我校试验实习农场曾先后多次进行不同配比的麻黄下脚料栽培蘑菇试验 ,并在菇农中推广使用效果很好。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主料为麻黄 (制药厂提取麻黄碱后的废弃料 ) ;辅料为牛粪。供试品种 A g2 796(本校农场自制麦粒种 )。1.2 试验配方 培养料配方设 A、B、C3个配方 ,其中配方 C为对照 ,培养料配比见表 1…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93年10月上旬在新疆哈密地区采集到野生鸡腿菇,经分离培养获得纯菌丝,通过多次栽培试验于1995年5月栽培成功。现简报如下: (一)形态特征 野生鸡腿菇接种在试管培养基上,生长快,菌丝体白色、细密,呈绒毛状。在棉子壳培养基上,菌丝洁白,粗壮,旺盛,且菌丝体有很浓的蘑菇味。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和菌环四部分组成,初期里乳头状,顶端较光滑,菌盖白色,是伞形或长卵圆形,有近似环状排列的鳞片,成熟时鳞片增大反卷,最顶端初期较硬而光滑,鳞片不反卷。菌褶稠密、等长,初期白色后逐渐变成粉色,开伞后变黑色。菌柄较长,白色,中空,与菌盖离生,上部较细、下部粗壮。菌环白色,膜质,开伞后与菌柄分离。  相似文献   
7.
姚忠明 《农技服务》2002,(10):25-26
<正> 麻黄在我区分布较广,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原料。我区制药厂每年生产的麻黄下脚料 6000 吨以上,多年来均被废弃,为了使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发展食用菌生产,增加收入,我校试验实习农场曾先后多次进行麻黄下  相似文献   
8.
9.
10.
今年1月~3月末,九台市卡伦镇双泉村薛家窝卜屯爆发了黄牛的急性传染病,全屯黄牛存栏39头,发病17头,死亡10头,发病率为33%,死亡占发病的77%,经济损失十分惨重。 畜主向我站发出了紧急救治报告,为此站里及时成立了治疗小组,对正在发病的病牛进行会诊。综合起来得到的症状基本相同:发病突然,无任何前躯症状,一般体温不高,精神不振,不吃不喝,步样蹒跚,肌肉震颤,尿淋漓,心跳加快,有惊恐表现。有的病牛磨牙、拉稀,不久即卧地不起,抽搐,嚎叫死亡;而且以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