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青岛农业大学自有的10份簇生朝天椒100%雄性不育保持系为试材,利用农艺性状结合InDel分子标记方法进行保持系材料评价,进而对不育系的利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簇生朝天椒保持系16010-2的综合性状最好,16002次之,在杂种一代选育中其同型不育系是优良的簇生朝天椒母本材料。保持系16006和16010-6果实色价显著高于其它材料,可作为选育高色价杂交种的优良母本材料。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16012-1和16012-2、16010-2、16010-4的果实农艺性状相似且亲缘关系近,在新品种中可合并为一个母本材料使用,以减少育种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姜童  付翔  王辉  杨延杰  林多 《北方园艺》2018,(11):22-26
以簇生椒不育系‘001A’和同型保持系‘002B’为材料,观察花器官的形态差异,研究不同器官和不同花蕾发育时期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能量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差异,以探索CMS型簇生椒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从理化方面研究簇生朝天椒不育系‘001A’的败育机理。结果表明:不育系‘001A’花药干瘪、无花粉、花器比正常花器小、柱头露出花药,而保持系‘002B’花药饱满,柱头不外露。不同植株器官和不同开花时期均存在保持系‘002B’中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高于不育系‘001A’;各个开花时期不育系‘001A’的丙二醛含量高于保持系‘002B’,植株茎和叶的丙二醛含量表现则相反。辣椒不同植株器官均存在保持系‘002B’中的CAT活性高于不育系‘001A’,SOD活性表现则相反;在各个开花时期不育系‘001A’的POD、SOD活性均显著高于保持系‘002B’,而不育系‘001A’的CAT活性显著低于保持系‘002B’。因此,不育系花药中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保护酶间的异常,是导致簇生朝天椒CMS花粉败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鲁西南地区簇生朝天椒生产用种的农艺性状,构建分子指纹图谱,为在分子水平结合农艺性状评价簇生朝天椒品种间的相似度提供支撑,同时也为簇生朝天椒的品种评价、品种保护及种子市场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以商品名不同的8个鲁西南地区簇生朝天椒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单株簇数、每簇果数、鲜单果重、干单果重、色价等指标的调查,采用UPGMA聚类分析进行品种间的农艺性状相似度评价。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其他生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8份辣椒材料,筛选出25对多态性In Del引物,构建数字化In Del分子指纹图谱。利用农艺性状和DNA指纹图谱综合对簇生朝天椒进行品种相似度评价。通过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8个商品名不同的簇生朝天椒品种抗倒伏性均较好、株型紧凑、产量较高、综合表现较一致;8个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78时聚为1个大类,各品种表型性状与遗传背景表现一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品种相似度较高。利用25对具有多态性的In Del引物进行8个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共扩增出160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130~350 bp,8个品种间只在引物CIDH267产生位点差异,扩增片段大小在180~200 bp。参照DNA指纹方法判定标准(NY/T1433-2007),品种SYJ-2和SYJ-6与品种SYJ-1、SYJ-3、SYJ-4、SYJ-5、SYJ-7、SYJ-8为疑似同种。基于农艺性状和25对In Del标记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有效评价品种间的相似度,8个商品名不同的簇生朝天椒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较小、遗传背景较窄、相似度极高,同质化严重,且存在同物异名现象。  相似文献   
4.
姜童  王辉  杨延杰  林多 《北方园艺》2017,(15):24-28
以3对干制辣椒雄性不育系以及相应保持系(15005A,15006B;16011A,16012B;16063A,16064B)为试材,采用InDel标记的方法对干制辣椒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间进行检测,以期筛选出干制辣椒雄性不育与保持系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结果表明:在44个InDel标记中,仅有一个标记CIDH776在3对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一致的多态性,该标记在不育系中分别扩增出约为600bp和650bp左右的DNA片段,而在相应保持系中均未扩增出相应条带。初步认为,分子标记CIDH776可用于干制辣椒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相似文献   
5.
6.
干制辣椒InDel-PCR反应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制辣椒叶片为试验材料,筛选适用于InDel-PCR(insertion-deletion-PCR)的DNA提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干制辣椒InDel-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及建立干制辣椒InDel的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利用构建的InDel-PCR反应体系对InDel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植物基因组试剂盒较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高、杂质少,更适合InDel-PCR的应用;适用于干制辣椒的InDel-PCR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5μL,其中模板DNA 2.0μL,正反向引物各1.0μL,2×Go Taq R Colorless Master Mix 7.5μL,其余用dd H2O补齐。扩增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6℃退火30 s,72℃延伸45 s,30次循环;72℃延伸5 min。在上述PCR条件下从60对InDel引物中筛选出25对多态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  相似文献   
7.
大棚番茄熊蜂授粉节本增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红河州常年种植番茄,在晚秋至早春采用设施大棚种植番茄规模优势尤为突出。至2021年全州设施大棚番茄种植达3 967 hm2,产量达21.14万t,已成为菜农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番茄采用熊蜂授粉技术,能够增加果实色泽和果实饱满度,提高果实均匀度、外观商品性和产量;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总体用量和使用次数,降低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促进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