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佛山市南海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佛山市南海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并提出实施有机肥资源化利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优化生态农业模式、强化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生姜在佛山市南海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姜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期采收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板地菜是在晚稻或一季中晚稻收割后不用犁(耙)翻土整地直接播种蔬菜的栽培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残肥,提高地力;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不用整地和移植,有利于提早上市和减少用工;可作为冬种绿肥的新形式。从而达到高产、省工、节本、增效的效果。技术上主要是早播种、适量播种、分畦开沟、早追肥、早间苗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4.
谭边大顶苦瓜是广东省特色蔬菜地方品种,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谭边村已有60多年的种植历史。该品种在珠三角地区远近闻名,因其产品品质优、肉厚瓤少、瓜型美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绝大多数销往港澳地区。为保护地方传统农业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和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005年2月,谭边大顶苦瓜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为“谭边大顶”商标。该品种适合珠三角地区种植,每667m^2产量约2500kg,产值6000~8000元。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南海大顶苦瓜提纯复壮与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包括留种地选择、育苗、保纯繁育、人工授粉、种子采收、种子质量检验等技术措施,以提高良种的纯度和种性,防止混杂退化,充分发挥良种增产的巨大潜力,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选取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城郊菜地41个耕层土壤样品,采用化学形态分级-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土壤中Cd、Pb赋存形态,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菜地耕层土壤Cd、Pb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Cd赋存形态平均含量顺序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32.4%)≥碳酸盐结合态(27.2%)≥交换态(21.0%)>残渣态(10.4%)>有机态(9.0%);Pb则为:残渣态(54.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27.5%)>有机态(11.6%)>碳酸盐结合态(4.6%)>交换态(2.1%)。非残渣态Cd占各形态Cd总和的平均比例(89.6%)明显高于Pb(45.9%)。碳酸盐结合态Cd分别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有机结合态Cd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前者r=0.8482,P<0.01;后者r=0.4090,P<0.05),但与残渣态Cd呈极显著负相关(r=-0.5343,P<0.0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分别与残渣态Cd呈极显著正相关(前者r=0.6965,p<0.01;后者r=0.5379,P<0.0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与残渣态Pb呈极显著正相关(r=0.5217,P<0.01),但有机结合态Pb却与残渣态Pb呈显著负相关(r=-0.3252,P<0.05)。在散点图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曲线估计的回归方程,用之可预测土壤中交换态Cd、Pb的大致数量及植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南海大顶苦瓜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南海大顶苦瓜的种植实践,制定了南海大顶苦瓜栽培技术规程,对南海大顶苦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措施、采收、包装、贮藏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使南海大顶苦瓜的生产实现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在对佛山市南海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南海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农产品安全生产、流通、监管、执法、监督检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佛山市南海区菜地化肥使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耕地地力的调查,系统论述了南海区菜地化肥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耕地地力建设与质量保护、提高科学施肥、保障绿色食品蔬菜质量安全、加快蔬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