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粉蓝’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蓝莓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糖酸比在波动中显著增加;果实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从盛花后60d开始显著增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发育后期略有上升;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r=0.89**)。  相似文献   
2.
在慈溪市白沙路街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韩家路黑藤茄为母本,以天元长茄为父本,杂交而产生变异杂合体,再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选育成了绿藤长茄新品种——慈茄2号。其表现中熟,定植到采收40 d左右,自开花到商品嫩果采收18 d左右,全生育期130 d;茎、叶、果皮均为绿色,果实长条形,呈弯曲状;长势旺盛,耐热、耐寒、耐涝,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碱回收及其意义在制浆造纸工业中,蒸煮药液的回收是很重要的。碱回收简单的说,就是把碱法制浆蒸煮后的药液(即黑液)尽力从浆料中提取出来,再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处理,从而把黑液中的碱大部分回收,再用于生产不断循环使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氢氧化钠的耗用量。而硫酸盐法(如林区小浆厂)其损失部分的碱及硫化钠(Na_2S)可用芒硝(Na_2SO_4)补充。  相似文献   
4.
2010年夏在慈溪市白沙路鲜食白花大粒蚕豆大田中发现因小黑蚕豆和白花大粒蚕豆自然杂交而产生变异的F0代变异单株,然后经F1到F5代的连续单株选择,经过F6代的株系选择和F7代的优系繁育,育成了杂色蚕豆新品种——清蚕2号。其株高约90 cm,分枝6~7个,花瓣上部白色,花托处红色,每荚1~3粒, 3粒荚占比仅10%,干豆形状短圆,干豆色泽底色为淡黄色,其侧面有八字形棕褐色条带,豆眼黑色,百粒质量为100 g。“清蚕2号”株型紧凑,植株中等,整齐度高,田间性状稳定,长势较旺盛,抗病性较强,适应性、抗逆性强,结荚多,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5.
以‘灿烂'兔眼蓝莓为试材,分别进行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后,于去雄后第0、1、2、3、4、5、6天对去雄的花进行授粉,于授粉后2、6、12、24、48、72、96 h进行取样观察花粉原位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以期阐明花龄对蓝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为杂交育种和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灿烂'兔眼蓝莓开花第1~4天,异花授粉后花粉管生长至花柱基部的花柱比率显著高于其它时期,花龄对其异花和自花授粉后花粉原位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且‘灿烂'兔眼蓝莓存在自交不亲和的现象,花柱基部为其自交不亲和的关键位置,大蕾期和延迟授粉可以一定程度地克服自交不亲和现象,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育种的最佳授粉时间为花后第1~4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作物病害识别模型,提高识别性能,解决作物病害识别性能低、泛化效果差等问题。【方法】通过数据增广技术增加样本多样性,引入聚焦损失改进模型学习目标,解决样本非均衡问题,分析比较不同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识别性能,并用类激活图生成技术度量模型的可靠性。在番茄叶部病害数据集上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应用数据增广技术后,模型在简单背景样本上的识别准确率提高了1.0%,在复杂背景样本上提高了12.5%;聚焦损失使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0.1%;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9.8%,对各类病害的召回率在97.3%以上;应用类激活图技术生成的显著性图可有效标识模型在识别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区域。【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病害图像样本非均衡问题,提高了病害识别模型的泛化性能,同时类激活图可以用于分析模型的可靠性,从而为番茄叶部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果树栽培学作为园艺专业专业素养与技能培养的主干课程之一,目前对其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仍十分有限,同时基于“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仍不健全,课程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出来,限制了新农人的培养。以落实“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的新理念、新使命、新目标和新举措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从“大地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互动互促教学设计构建、科研反哺教学内容“四化”更新、基于学生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集知识、能力、过程为一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凝练形成了“新农科背景下的果树栽培学TCE和TSFP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构建的TCE和TSFP混合式教学模式操作性强、可复制性高,可应用于植物生产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新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助推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是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田间生产秸秆量大且降解缓慢,添加外源物料对加快秸秆降解、促进养分释放有重要意义。基于网袋法,添加不同浓度的生化黄腐酸和微纤维岩棉,研究其对玉米秸秆降解及土壤碳氮、作物生长的影响。外源物料施入量设计3个梯度,分别为土重的0.5%、1%、2%。设计7个处理:单秸秆(CK)、秸秆+0.5%生化黄腐酸(T1)、秸秆+1%生化黄腐酸(T2)、秸秆+2%生化黄腐酸(T3)、秸秆+0.5%微纤维岩棉(T4)、秸秆+1%微纤维岩棉(T5)、秸秆+2%微纤维岩棉(T6)。结果表明:(1)添加生化黄腐酸的各处理降解前100天慢后快,降解率、降解速率与浓度呈反比,360天后降解率达75.97%~82.60%,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秸秆氮释放率以100天为转折点,360天氮释放率达71.51%~74.75%;与CK相比,降低土壤容重19.85%~30.53%,增加土壤总孔隙度19.57%~26.09%,提升土壤碳氮含量;除T1外,对作物生长起抑制作用。(2)微纤维岩棉在各时期均能加快玉米降解,快速释放氮(除T4),360天达63.60%~78.13%;相比CK土壤容重降低24.43%~29.77%,总孔隙度增加21.74%~26.09%,土壤碳氮含量显著提升;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促进根系发育。两物料一定程度上均能加快秸秆降解,促进养分释放,提高土壤碳氮含量,作物生长受物料浓度影响差异显著,整体效果添加微纤维岩棉各处理优于生化黄腐酸,以土重0.5%、1%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腐殖酸、生物质碳对土壤磷素活化及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为增效磷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腐殖酸、生物质碳为试验材料,以1、2 g/kg 土的配比与磷肥及供试土壤充分混匀,进行持续60 d的土壤培养试验,以研究腐殖酸与生物质碳对土壤磷素活化及无机磷各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与CK2、CK1相比,施用腐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5年生‘灿烂’兔眼蓝莓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开展 GA3 不同浓度和不同施用时期的喷施处理,调查与分析各处理对开花物候期、结果枝比率、平均每枝花朵数、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胚囊活力等参数的影响,以此评价GA3不同浓度和不同施用时期对蓝莓花期和生殖能力调节的效果,以期探索适用的蓝莓花期延迟技术,为生产栽培花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GA3不同浓度和不同时期的处理对‘灿烂’兔眼蓝莓的开花物候期有着明显的影响,随施浓度的增加开花物候期延迟的时间逐渐延长,但同时其结果枝比率、平均每枝的花朵数、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胚囊活力等雌雄器官的生殖能力均逐渐降低。此外,在采果后不同时期第一次喷施500 mg/L GA3的处理对成花和生殖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整体上呈现为施用时期越早,成花效果越差,雌雄性器官的生殖能力亦越低。综合分析表明,施用GA3可以延迟其花期7 d左右,但第一次施用时期过早,或施用浓度过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蓝莓的成花效果和生殖能力,在采果后第30 d施用500 mg/L的GA3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