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荣贵  姜德明 《蔬菜》1995,(3):11-11
丝瓜早熟高效栽培224300江苏省射阳县农业局孙荣贵,姜德明,沈金龙,薛国翠丝瓜肉质柔嫩、风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可菜药兼用。近年来,我们经多年试验实践,摸索出一整套丝瓜早熟高效栽培新技术,1994年全县示范种植的30余亩,亩均产鲜瓜5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激光技术,对仔猪穴位照射,以达到治疗和予防仔猪白痢病。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用上海海光玻璃制品厂产的HG—2型激光电源,DN—1型氦氖激光6管,单膜,输出功率为7毫瓦。波长7328A°,激光管起辉后,电流稳定在mA左右。用平行光束连续波照射仔猪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射阳县凤东村农民陈维昌,摸索出一整套莱豆早熟高效栽培新技术,现简介如下: 一、选种留种 选用优质高产的白玉莱豆作良种。每年于生长期间选具有本品种特征、生长键壮的植株作为种株。待种子成熟时,再选采肥大饱满的豆荚,晒干取种,贮藏备用。  相似文献   
4.
马伟斌  马杰  孙荣贵  杨淑芬 《畜禽业》2002,(8):X049-X050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布山羊湿疹10例,其中轻者9例,单用中西药交替涂擦;重者3例,中药并辅以西药肌注2d,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药物及方法 1.1西药方1:乾坤10注射液4ml,地塞米松1ml,维生素B2注射液2ml.以上各种药物混合肌注,1次/d,连用2~3d.  相似文献   
5.
刺五加,在祖国医学中作为药物应用己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对刺五加进行了大量的化学、生理生化、临床药理的研究,并在人的保健和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刺五加作为添加剂应用在养禽业上,尚少有报道。近年来我们应用刺五加合剂(以下简称合剂)饲喂蛋鸡,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验证合剂的可靠性,适用性,于1987年11月初至1988年4月末,对两个不同品种的鸡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2年县药材公司饲养的72头茸鹿相继发生程度不同的痢疾。曾用土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无效。后改用白苣菜治疗,除1例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兹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一、流行病的调查该场距县城20公里,场地三面靠山,一面环水,水草丰盛,从建场后未发生过任何疾病。此次发病前所饲用的精料豆饼、麦麸是由县粮库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出的一种疾病。中西兽医治疗本病各有千秋。由于病因较为复杂,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寻求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几年来,我们经过多次药物筛选,初步认为土公合剂对乳房炎有一定疗效。我们用土公合剂治疗奶牛乳房炎17例,治愈15例,好转1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8.2%,有效率为94.1%。兹将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对象与方法1.试验对象在临床中选择的自然病例,全部是黑白花奶牛,3~5岁8头,其中初产牛4头,2产4头(双胎1头);6~10岁以上的9头,其中3产4头,5产5头(包括双胎1头)。在临床上没有分型,凡患乳叶肿胀、增温、乳量下降或乳汁混浊呈黄色,含纤维素块或碎片,乳  相似文献   
8.
9.
猪弓形体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根据国外材料报导,在日本、美国,人、畜都有很大程度的感染。猪弓形体病的临床症状、剖检都与猪瘟病基本相似,给猪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我国近几年內先后在上海、北京、辽宁、黑龙江等地,发现了猪弓形体病,并造成猪只大批死亡。近几年来我县猪的疫情亦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马趴窝病是东北地区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初。其主要症状是步态强拘,背腰凝硬,四足拳挛,前行后拽,起立困难,常常躺卧难起,有时关节肿胀等。《元亨疗马集》载有产前胎气和产后胎风,所述发病时间、症状与马趴窝病大致相同。胎气是由于妊娠太重,外感内伤,清浊难分,使子宫烦燥,胎脏不宁,日久遍行经络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