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达维是由辽宁经济林研究所用我国的平榛与引进的欧洲榛种间杂交选育而成。山西省果树研究所榛子课题组从2003年引入,经多年观察,表现为树势健壮,生长势旺,树姿半开张,8年生树高2.4m,平均冠幅2.2m,雌雄同株异花。在山西晋中地区,3月上旬开花,8月中旬果实成熟,10月下旬落叶。坚果椭圆形,纵横  相似文献   
2.
低温冻害是影响平欧榛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平欧杂种榛品种(系)之间抗寒性的差异性,采用人为低温胁迫诱导,对平欧杂种榛不同品种(系)休眠期成熟一年生枝进行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配合logistic 方程进行变化曲线拟合,以计算各品种(系)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鉴定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并与田间露地越冬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平欧杂种榛各试验品种(系)电解质渗出率逐渐增大,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增幅有所不同,各品种曲线拐点温度(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6-21’(品系)-19.224℃、‘达维’-18.942℃、‘82-11’(品系)-16.630℃、‘金铃’-16.246℃、‘辽榛3号’-16.139℃、‘魁香’-15.859℃、‘84-572’(品系)-15.248℃。综上分析说明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由强至弱顺序为‘06-21’>‘达维’>‘82-11’>‘金铃’>‘辽榛3 号’>‘魁香’>‘84-572’,与田间试验基本吻合,说明平欧杂种榛半致死温度可作为抗寒性鉴定评价的一个重 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电导率法测定榛子枝条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10个榛子品种(系)1年生枝条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强,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明显上升,其中,85-51,81-14,84-1与84-48,84-545,82-11和达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由此推测,10个榛子品种(系)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达维>82-11>84-545>84-48>84-402>82-8>84-508>84-1>81-14>85-51,与田间调查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榛子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市场经济价值较高,但由于平欧杂种榛发展时间短,可参照经验少,加之品种特性差异大,在山西省的种植过程中发现部分品种抗旱性差、生长势弱、丰产性差、果实质量低等不良表现,亟需高接改良。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高接换种试验,在高接时间、高接方法、高接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高接换种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操作简便,速度快,成活率高达95%以上,且成形快、结果早。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山西近年兴起的山区平欧杂种榛生产良性发展,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榛子课题组从2012年起开展了山区平欧杂种榛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在建园、品种选择、栽植、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以供生产者借鉴。  相似文献   
6.
2月份主要作业:一是上中旬进行整形修剪。修剪在春季萌动前完成。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及树龄合理修剪,目的是使幼树尽早扩大树冠,培养合理丰产树形,盛果期合理负载,防止大小年现象,保持树体旺盛。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山西省平欧榛抗寒育种的进程,深入挖掘平欧榛抗寒资源,为平欧榛生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 ‘85-28’、‘达维’、‘薄壳红’、‘B-11’、‘玉坠’、‘84-72’、‘魁香’、‘辽榛3号’等生产中主要的8个平欧榛品种(系)成熟1年生枝条为试材,在自然越冬过程中,对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及差异性分析,并结合露地越冬试验,分析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休眠主要低温期,各品种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降低呈递增趋势,且抗寒性强的品种较抗寒性弱的增幅大,平欧榛抗寒性与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性。试验各品种(系)抗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B-11’、‘达维’、‘85-28’、‘84-72’、‘辽榛3号’、‘玉坠’、‘薄壳红’和‘魁香’,与冻害调查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平欧杂种榛苗木的繁育主要依靠结果母树根蘖嫩枝直立压条方法,此方法出苗数量少、一级苗率低。为了提高育苗数量和质量,对该技术进行改进,即建立平欧杂种榛专门育苗圃,母株采用品种纯正,基径为0.6 cm以上,高度在20 cm以上,无病虫,无机械损伤的大多二级苗及部分三级苗,使等级较低的苗木得到有效的利用。定植当年母株在距地面10~15 cm处重短截,萌发枝不育苗,当高度达30 cm时及时摘心,培育壮枝。第2年及以后实施育苗的发育枝均是从壮枝基部所萌发,加之贴近母株营养充足,发育枝质量较高,粗度和高度较好,第5年可形成育苗带。改进后的方法繁育苗木1级苗率均可达85%以上,育苗量提高50%以上,是平欧杂种榛应用嫩枝直立压条繁育良种苗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推动平欧杂种榛良种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榛子是国际四大坚果之一,是木本油料树种。榛果富含丰富的营养,风味独特,加工鲜食兼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经济价值较高。我国榛子的发展是从上世纪90年代国内育种专家培育出宜于本国较广地区栽培的平欧杂交榛优良品种(品系)后开始的,近年来分别在辽宁、黑龙江、新疆、北京、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引种推广。榛子育苗常规方法有两种,即嫁接育苗和绿枝直立压条育苗(利用根蘖)。由于嫁接育苗成本高,出苗慢,目前国内外生产实际大多采用较为先进的绿枝直立压条法,其出苗快,当年可出成苗,成本较低。采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进榛品种辽榛3号,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榛试验园试栽.该品种在山西省太谷县表现良好,平均单果重2.86 g,最大单果重3.83 g,味香甜,品质上乘,出仁率高达46.8%;早果、丰产,定植后第3年均可开花结果,第4、第5、第6年每667m2产量分别为48.3、82.6、160.3 kg,抗寒、抗旱性强,抗晚霜,适宜在本地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