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雪剑一号是以福建地方品种经7代连续自交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CH19为父本,以雄性不育系02-9-10为母本配制成的早熟秋花椰菜一代杂种,生育期60d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直立紧凑,外叶深绿色、蜡质中等,叶柄较短,内叶合抱自护球;花球雪白、紧实、高圆形,单球质量1.12kg左右,每667m2产量2600kg左右。  相似文献   
2.
优胜是以自交系H16-5-4-1为母本,H9-3-2-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瓜条棒形,瓜长16 cm,瓜皮油绿,皮薄肉厚;口味清香,口感甜脆,品质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全国各地区春秋露地及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我国华北地区、黄淮海流域每年西芹制种面积4万hm^2以上,由于西芹种子正常收获期在7月底,导致不能正常种植大田农作物,只能少量种植白菜、萝卜等蔬菜,这仅是自给自足而已,90%的土地处于荒废状态,土地闲置达3.5万hm^2左右。为使这些土地得以再利用,所收获的作物又可以正常销售,我们经过市场调研认为种植玉米最为适宜。因为玉米用途极为广泛,需求量巨大,农民也不必担心玉米的销售。为此,我们进行了西芹制种与夏玉米轮作栽培模式的研究,以期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和使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盛松60 是以自交不亲和系02-9-9 为母本,以二环系S-09-6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季松散型花椰菜一代杂种,春季
定植后60 d(天)左右开始采收。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直立紧凑,外叶深绿色、蜡质中等,叶柄较短;花球较白、松散平
圆,花茎长且绿,花球横径25.5 cm,纵径13.8 cm,单球质量1.32 kg 左右,每667 m² 产量2 700 kg 左右。适宜北京、天津、
河北、河南、山东、江苏、辽宁等地区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5.
我国华北地区、黄淮海流域每年西芹制种面积4万hm2以上,由于西芹种子正常收获期在7月底,导致不能正常种植大田农作物,只能少量种植白菜、萝卜等蔬菜,这仅是自给自足而已,90%的土地处于荒废状态,土地闲置达3.5万hm2左右.为使这些土地得以再利用,所收获的作物又可以正常销售,我们经过市场调研认为种植玉米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绿剑四号是天津市耕耘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选育出的杂交一代西兰花品种。该品种表现为花蕾粒小,颜色深绿,花球半球形,低温环境下不发紫。秋季栽培时正值高温多雨,而西兰花属喜冷凉蔬菜,为提高绿剑四号的种植效益,对绿剑四号秋季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方平原地区秋季花椰菜花球经常出现紫花、毛花、碎花及花球僵化等异常现象,分析了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选择合适地块、适期播种、加强苗期管理、适期定植、合理管理水肥等预防措施,供花椰菜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花椰菜合子胚增殖体系,本研究采用花椰菜种子为外植体,经表面消毒后,刻伤并接种到不同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上;将诱导出的胚状体转接到不同的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结果显示,花椰菜种子在MS+8.0 mg·L-1 BA+2.0 mg·L-1 2,4-D+0.5 mg·L-1 NAA+8%蔗糖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松散的花椰菜胚状体;将花椰菜胚状体接种到MS+4.0 mg·L-1 BA+0.5 mg·L-1 2,4-D+3%蔗糖的培养基上,胚状体继续增殖生长,增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B475、B476、B323和B523 4个不同类型的甘蓝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低温预处理、取材部位对甘蓝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药培养前对花蕾进行4℃低温预处理0、1、2、3、4、5 d共6个处理中,4个甘蓝基因型均在低温预处理3 d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高,分别为42.77%、59.40%、71.80%和54.06%;对4个材料在同一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花蕾进行培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花椰菜幼苗期和定植后经常会发生叶片和茎发紫的现象,有的“紫”得特别严重,严重影响种植收益,菜农朋友们为此忧心忡忡,甚至“胆战心惊”。本文探讨了花椰菜叶片和茎发紫现象出现的原因,总结了防治办法,供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