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芸香科的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和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 Swingle)花期叶片为材料,以果实发育相关的CRC基因为对象,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研究构建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体系,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简便的方法。待沉默的佛手植株剪枝、抹除花芽后,将CRC基因的沉默载体两次注射于佛手和山金柑的顶部叶片,注射间隔15~30 d。在注射后25~115 d内,佛手新生叶、新生花、果中的CmsCRC表达量均显著下调,且沉默植株的果形聚拢,果实指状结构数增加。CRC基因在佛手中的沉默有效时间是侵染后25~115 d,而在山金柑中沉默有效时间是25~105 d。  相似文献   
2.
以香橼(Citrus medica L.)为母本,佛手(C. medica var. L. sarcodactylis Swingle)为父本进行授粉杂交,将得到的种子进行培育获得19份材料。从佛手和香橼转录组数据筛选出SSR位点设计TP-M13-SSR分子标记引物,对19份材料进行基因分型。每对核心引物获得17~3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4.188个。观测杂合度变化为0.188~1.000,多态性指数为0.944。19个F1代株系中17个确定为真杂种,杂交率为89.47%。通过影像分析F1代果形,指状果与柑果果形分离比为2︰3。佛手和香橼花芽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形成指状或柑果果形差异起始于现蕾期至现瓣期的心皮隆起。对现蕾期至花后3d的佛手、香橼花芽转录组信息与心皮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分离得到一批雌蕊形成相关基因;在即将开花的佛手、香橼及F1代雌蕊中进行qRT-PCR验证,分析这些基因与果形差异的关联性,WOX1基因在现蕾期和现瓣期的表达与指状特征相关。YABBY家族基因可与花发育C类和E类基因及WOX家族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霜霉病是藜麦生长期常见的病害之一,为了探究霜霉病菌侵染对藜麦叶片代谢的影响.基于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分析鉴定对照组与侵染组藜麦叶片的代谢物共126种,包括有机酸43种、氨基酸17种、糖27种、其他物质39种.采用主成分分析并结合t检验的结果,筛选出造成对照组和处理组显著差异的10种主要代谢物.其中,处理组N-十七烷、琥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