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园艺   10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湖北省房县黑木耳“793”号菌株选育技术,去年底通过了商业部部级鉴定。杨新美、杨曙湘、刘日新、罗信昌等8名著名食用菌专家在鉴定书上签字,一致认定“793”是一个优良的黑木耳菌株,可以作为一项重大科技成果。黑木耳“793”号菌株,是房县供销社于1979年自野外采集一朵直径为14厘米,38  相似文献   
2.
房县去年黑木耳喜获丰收。据统计,截至十一月卅日止,全县供销社收购木耳八千七百六十八担,占年计划五千五百担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九点四,比去年同期六千二百八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是房县主要的土特产骨干品种之一,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房耳(燕耳)以朵大、肉厚、质好著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因而房县有“木耳之乡”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计酬责任制,耳农生产黑木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黑木耳总产量1984年由1981年的25万多公斤上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房县通省公社塘埂大队,去年黑木耳获得了解放以来的第一个好收成,到目前止,共收黑木耳10014斤,突破了万斤大关,跃上了万斤大队。在全县占了鳌头,放了“卫星”。塘埂大队地处海拔600米以上的二高山,有八个生产队,285户、1330人,有耳林资源4000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黑木耳发展历史悠久、群众种耳有经验、生产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房县是我国黑木耳主产县,所盛产的“房耳”驰名中外。房县供销社为了大力发展木耳生产,注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育出了高产、速生、抗逆性强、朵大肉厚的地方优良品种—793号。该县推广应用793号菌种后,平均单产从一九八○年的3.9斤提高到了6斤,总产量从一九八○年的  相似文献   
6.
漫话房耳     
位于鄂西北的千里房县,峰峦重迭,山场辽阔,树林茂密,雨水充沛,是驰名中外的“房耳”之乡。“房耳”即黑木耳,房县盛产的黑木耳个大、肉厚、色质最佳,年产量历居全国首位,故名;又以其形似燕,状如飞,外贸出口时亦名“燕耳”。《湖北通志》云:“黑木耳以郧属产者为最著名,世谓郧耳”,房县是郧阳地区木耳第一主产县,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房县食用菌协会以供销部门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探索食用菌生产,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的新路子,促进了山区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转变。到目前,房县黑木耳总产由1981年的29.5万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60万公斤,净增30.5万公斤,增长103%,单产由2.5公斤增加到5公斤;香菇总产由1981年的0.32万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35万公斤,增长151  相似文献   
8.
素称“木耳之乡”的湖北省房县,今年黑木耳喜获丰收,元至九月底全县收购10,314担,比去年同期8,474担,上升21.7%。第二次超过了历史最高产量,过了百万斤关。各级供销社及时做好了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工作,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专业户、重点户培训班,木耳技术员走乡串户进行技术辅导。由供销社扶持的黑木耳科技  相似文献   
9.
全国黑木耳重点产区湖北房县,今年木耳又获丰收。截止七月底,全县收购四千二百八十三担,比去年同期二千九百九十六担,上升三十九点六,占全年计划七十一点四。房县黑木耳丰收是在大规模改革木耳生产形式的情况下取得的。房县二千零八十个产耳队普遍建立了木耳联产到户、到人的生产责任制。开春以来,各社队在供销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采用多种形式,对黑木耳生产重点户、专业户、兼管户进行技术培训。他  相似文献   
10.
漫话房耳     
位于鄂西北的千里房县,峰峦重迭,山场辽阔,树林茂密,雨水充沛,是驰名中外的“房耳”之乡。“房耳”即黑木耳,以房县盛产的黑木耳个大、肉厚、色质最佳,产量丰富,年产量居全国首位,故名;又以其形似燕,状如飞,外贸出口时亦名“燕耳”。黑耳木的营养丰富,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还有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B_1、B_2和维生素C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