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索不同来源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DPPH自由基分析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考察了茯苓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和菌核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活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茯苓多糖均表现出3种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但茯苓胞内多糖的活性最佳,其对·OH、DPPH·和O·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32.07%、90.12%和39.74%。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3种待测样品均为多糖,但茯苓胞内多糖在823cm-1处存在特征吸收峰,推测其结构中存在独特的甘露糖苷键。这些数据证实了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及茯苓胞内多糖在抗氧化保健食品和药品研发领域的应用优势,为真菌多糖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茯苓三萜生物合成的调控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从MeJA添加量、添加时间角度考察MeJA对茯苓三萜生物合成的调控效应,确定最佳调控策略,在此基础上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RT-PCR)技术分析MeJA对茯苓甲羟戊酸途径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fps)和鲨烯合酶基因(sq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其调控机制。结果 MeJA可显著促进茯苓三萜的生物合成,最佳添加策略为发酵4 d添加150 μmol/L的MeJA,此时茯苓三萜得率可达20.95 mg/L,为空白组的1.55倍、吐温-80组的1.32倍;RT-PCR结果显示MeJA可使fps、sq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分别为吐温-80对照组的1.17倍、788.70倍。结论 MeJA通过显著上调sqs基因表达实现茯苓三萜生物合成的过程强化,为一种有效的促进茯苓三萜合成的外源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诱变青霉P-M1选育柚苷酶高产菌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线对野生型柚苷酶产生菌青霉P-M1进行诱变处理以提高柚苷酶的产量,经过初步筛选最佳诱变条件为:孢子悬液(107个/mL)稀释度为10-5,15 W紫外灯,垂直照射距离为30 cm,处理时间为5 min.通过透明圈初筛和摇瓶复筛选育出一株柚苷酶高产菌株青霉PU-15,酶活达到334.3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37.4%,将其连续传代10次测定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稳定性良好,是一株比较理想的柚苷酶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4.
以茯苓葡萄酒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果胶酶、皂土、壳聚糖、PVPP 4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其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剂为皂土,最佳澄清条件为皂土浓度2.80g·L~(-1)、温度16.56℃、澄清时间2.79d。在此条件下,茯苓葡萄酒透光率可达(97.90±0.57)%,并经冷热处理和静置处理试验验证,处理后的酒体稳定性良好。经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的茯苓葡萄酒澄清工艺参数可为发酵型果酒的工业化澄清工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大学是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在"一带一路"策略引导下,立足于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科研平台,通过国际化的中医药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以及双边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可以为中医药文化的海外推广、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转化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微生物转化中使用频率高的曲霉菌转化中药材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广泛使用的黑曲霉对人参皂苷、黄山药、槐米中的芦丁、虎杖中的白藜芦醇苷、黄芩等的转化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柑桔类果汁的酶法脱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柠檬苦素和柚皮苷是柑桔类果汁中的主要苦味成分,会明显的降低柑桔类果汁的品质.对柑桔类果汁的苦味形成的机理及酶法脱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