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土壤pH值对极小种群毛枝五针松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苗建成期是毛枝五针松(Pinus wangii)天然更新的关键阶段,为找出影响毛枝五针松幼苗存活的关键生态因子,采用植物生理学方法,研究在7个酸碱度土壤培育下,毛枝五针松松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及丙二醛(MDA)摩尔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毛枝五针松在弱碱土壤中抗逆性更强,形态观察得知其在弱碱性土壤中生长更好;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在p H=7.69~8.42时最适宜毛枝五针松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光照、温度和NaCl对益母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益母草种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温度及盐处理下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益母草种子萌发无显著差异;益母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30~35℃;不同浓度的NaCl对益母草种子发芽影响有显著差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最适温度下,种子萌发耐盐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分别为0.17%、0.30%、0.52%。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0、0.25、0.50、0.75、1.00 g·L~(-1))的水杨酸(SA)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和利用不同质量分数(0、5%、10%、15%)的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模拟的水势分别为0、-0.1、-0.2、-0.4 MPa),研究干旱胁迫下水杨酸浸种处理对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SA浸种处理时,随着PEG-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升高。随着SA质量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Pro、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升高,而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降低,意味着水杨酸对云南蓝果树种子的预处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早期幼苗的抗旱性。因此,水杨酸浸种可减轻干旱胁迫对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的伤害。而且,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在水杨酸质量浓度高于0.75 g·L~(-1)、水势低于-0.1 MPa时,防御作用较强。建议育苗前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SA预处理,最适质量浓度为0.75 g·L~(-1)。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W.C.Yin)的濒危机理,运用解析木的原理,结合1979—2009年的气象数据,对两株云南蓝果树风倒木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气候因子对云南蓝果树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蓝果树的径向、高度和年轮宽度的年增长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材积年生长量呈上升趋势。云南蓝果树生境自1979—2009年年平均气温缓慢地升高,年总降水量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值呈总体减少趋势;年均径向、高度生长量和年轮宽度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年均材积生长量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云南蓝果树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蓝果树为中国特有极度濒危一级保护植物,为探讨云南蓝果树濒危机理并进行有效保护,通过野外原位实验和室内受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蓝果树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是否有自毒效应。结果表明:野外条件下,云南蓝果树的种子萌发受野外枯枝落叶和自身种皮的显著抑制;室内受控实验发现,云南蓝果树的根、茎、叶和种皮浸提液对种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抑制作用,其中,根的抑制作用最强(80.90%),种皮的抑制作用最弱(13.59%),而且云南蓝果树的根、茎、叶浸提液和根际土壤对幼苗生长(株高、叶片数和生物量)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烟草的花柱和柱头中生理成分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采用苯酚法、考马斯亮蓝法、茚三酮溶液染色法、福林法、愈创木酚法分别测定了4个烟草种不同发育时期柱头、花柱中的可溶性糖、蛋白质、氨基酸,酚类含量和POD同工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烟草种间及同种不同发育时期各生理成分含量或活性具有显著差异,变化没有规律性。测定的所有烟草种中,所有种同时期柱头中氨基酸含量低于花柱,除N. stocktonii外,其他种同时期柱头上可溶性糖含量低于花柱。测定的所有种柱头上酚类含量显著高于花柱;除N. repanda外,其他种柱头中POD活性高于花柱,‘K326’及其雄性不育系同时期柱头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花柱。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毛枝五针松幼苗发育不良、根系细弱不发达、死亡率高等问题,采用营养袋育苗试验,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溶液(0、0.25、0.5、1.0、1.5、2.0 g/L)喷洒毛枝五针松幼苗,研究不同浓度的SA溶液对毛枝五针松壮苗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SA溶液浓度。结果表明:SA溶液可显著改善毛枝五针松幼苗的生长状况,能够扩大植株根系体积,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毛枝五针松幼苗的抗逆性,有助于壮苗的形成。在不同SA处理中,以喷施1 g/L浓度时,形成的壮苗效果最好,比对照高295.18%,且抗逆性最高。建议对毛枝五针松幼苗进行SA处理时,最适浓度为1 g/L。  相似文献   
8.
拯救与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完成第一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后,为适应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迫切需要,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名录和相关的保护措施。本文在回顾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相关概念形成、物种名录确定和拯救保护计划制定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开展云南蓝果树毛枝五针松等的种群调查分析及拯救保护行动实践,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既涵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等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又涵盖包括种苗繁育、近地保护、回归引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的种群恢复与重建措施。望本文的归纳总结,能为我国各省区制定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富民枳(Poncirus polyandra)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采用SSR分子标记作为遗传完整性检测标记,研究不同梯度的有效样本量对微卫星分析中遗传多样性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5对SSR引物,对65份富民枳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完整性检测,并对富民枳种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有效样本量的增加,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性信息量和Shannon信息指数等遗传指标均随之增加,有效样本量与遗传多样性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当以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性信息量(PI,C)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等来衡量时,有效样本量29株为曲线的拐点,此时代表了95%以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而以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来衡量时,有效样本量为25株时,便达到了该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的95%以上。综合分析表明,富民枳的有效样本量以25~29株较为合适,目前富民枳的种质保存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室内受控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光强水平(100%光照、60%光照和20%光照)和不同土壤含水量(100%WHC、91.68%WHC、82.85%WHC、60.00%WHC、41.86%WHC和21.28%WHC)(田间持水力,WHC)对云南蓝果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云南蓝果树幼苗的叶片数目、叶总面积、株高、地下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都显著降低。高光强水平(100%光照)和深度遮阴(20%光照)均不利于云南蓝果树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作用,适度遮阴(60%光照)最利于幼苗的个体发育。而且,当土壤含水量充足时,光合指标在不同光强水平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当土壤干旱时,不同光强水平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其中60%光照处理下其光合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种光强水平处理。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60%光照和土壤含水量充足条件下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都最大,进一步证明了适度遮阴可以促进云南蓝果树的幼苗生长,而光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建立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对于云南蓝果树生长指标来说,土壤含水量对云南蓝果树幼苗的影响要高于光强的影响;而对于云南蓝果树光合指标来说,光强的贡献率更高。因此,充足的土壤含水量(100%WHC)和中等光强水平(60%光照)最适合云南蓝果树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