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海棠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不同海棠(Malus sp.)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及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为寻找苹果属物种中具有特异香气的种质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 MS)技术,分别测定了‘Red splender’、‘Strawberry parifit’、‘Pink Spire’、‘Radiant’、‘Sparkler’、‘Flame’等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并对‘Red splender’和‘Strawberry parifit’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到3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醛类、酯类和醇类。2-己烯醛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略有差异,分别占果实挥发性物质总量的45.37%、21.98%、33.56%、32.21%、38.6%和45.88%。果实成熟后,香气组分变化较大。‘Red splender’果实成熟后,2-己烯醛仍为最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下降为42.89%,醛类、酯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分别减少了12.16%和7.18%,醇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增加了13.86%;‘Strawberry parifit’果实中环己醇成为最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上升为46.43%,醛类、酯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减少了23.74%和9.34%,醇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增加了49.03%。【结论】海棠果实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2-己烯醛、3-己烯醛、己醛、2,4-己二烯醛、苯甲醛、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醛类物质是对这些海棠品种果实风味贡献最大的挥发性物质,酯类和醇类是构成不同品种海棠特异香气的重要组成。‘Red splender’、‘Strawberry parifit’果实成熟后,醛类和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下降,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垂枝型、柱型、标准型3种株型桃树为试材,采用大田挖掘法,研究了不同时期3种株型桃树枝条和根系生长状况,明确植株地上部性状与根系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5月3种株型地上部生长基本一致,在6月中旬垂枝型的一次枝条发生下垂,垂枝型枝条延伸角达到92.5°,而标准型与柱型的主枝延伸角分别为63.0°、51.0°,此时3种株型枝条出现显著差异;5月到9月3种株型桃树品种生长期内根系活力变化趋势相同,均呈上升趋势,但根系数量上3种株型标准型〉柱型〉垂枝型,其根系特性变化与地上部枝条的变化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地上部长势的不同影响根系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3.
观赏海棠杂交育种花色早期定向选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找出观赏海棠杂交育种早期定向选择的方法,解决杂交中存在的育种费用大、效率低等问题。【方法】根据父本木质部与其花瓣、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的数量关系,利用这种相关性预测杂交实生苗的花色与果色,以便在童期进行预选。【结果】父本花瓣与木质部花色苷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4月份时相关系数最大(r=0.933),因此建立4月份木质部(y)与花瓣(x)花色苷含量间的数学模型y=1.9391x+312.41,利用已开花的M.‘Pink Spire’的红花杂交后代检验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花瓣中花色苷含量的差值均不超过4%。对杂交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发现除M.‘Pink Spire’的杂交群体外,其余7个杂交群体的遗传力均≥52.43%,并且木质部花色苷含量的遗传属于数量遗传。对父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红艳花色为育种目标时,以M.‘Red Splender’品种的观赏海棠作为父本的杂交结果较之其它品种更佳。【结论】利用木质部花色苷含量对杂交后代花色、果色进行预选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垂枝桃枝条发育形态和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垂枝桃(Prunus persica var. pendula) 为试材, 分析了垂枝桃枝条发育过程中生物学形态和 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直枝型枝条基角和延伸角极为接近, 平均值分别为52.5°和52.0°; 而垂枝型枝条基 角和延伸角则分别为51.7°和92.9°。说明这两种类型芽萌发后的生长方向一致, 直枝型枝条在生长过程中能维持原生长方向, 但垂枝型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向下弯曲。根的基角与枝条的延伸角有相关性, 直枝类型和垂枝类型根的基角分别平均为78.3°和42.5°。倒置生长的垂枝桃枝条仍然表现为向重力生长, 说明枝条下垂是受重力诱导的。直枝桃枝条中木质素含量高于垂枝桃, 在枝条背上下两侧差异尤大。对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表明, 直枝型枝条中的赤霉素含量由基部至梢部递增, 在垂枝桃枝条背上侧赤霉素含量高于下侧, 与木质素分布状况一致, 赤霉素分布的不均衡是导致次生木质部发育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垂枝桃梢端赤霉素含量较直枝桃更高, 导致枝条先端生长快于次生木质部发育, 使枝条无法支撑自身重量而下垂。外源GA3处理的垂枝桃枝条中IAA /GA3比例与CTK/GA3比例均显著增高, 促进了垂枝桃枝条中部细胞分裂与木质部分化, 使其表现直立生长。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钾水平对春棚小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壮瓜"小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氮钾互作对春棚小黄瓜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在提高黄瓜营养品质方面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适量增施氮钾的用量和比例能够明显提高小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单纯增钾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在氮0~900 kg/hm2、钾0~450 kg/hm2范围内随施用量的增加,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升高.氮肥不利于vC、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氮水平较低时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和v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