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目的】对切花小菊‘南农银山’和紫花野菊进行种间杂交,并对后代的表型和耐涝性进行鉴定,以期对切花小菊的耐涝性进行改良。【方法】以切花小菊‘南农银山’为母本(不耐涝)、紫花野菊为父本(耐涝)开展人工杂交。杂交后代通过形态学和SRAP分子标记进行鉴定。耐涝性通过测定淹水处理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个种间杂交后代,其株高、叶长、叶宽、管状花数、舌状花数等形态指标均介于双亲之间;SRAP分子标记分析发现,子代中同时具有父、母本特异条带,说明获得的后代是真杂种。淹水处理后,子代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显著低于母本‘南农银山’,且具有比母本更高的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结论】通过种间杂交能将紫花野菊的耐涝性导入切花小菊品种,进行切花小菊种质耐涝性改良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Mg2+、dNTPs和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及模板DNA用量等5个因素进行筛选,得到适于菊属植物的SCoT标记PCR反应体系,25 μL体系中含有:Mg2+ 1.2 mmol · L-1、dNTPs 0.15 mmol · L-1、引物0.8 μmol · L-1、TaqDNA聚合酶1 U、模板DNA 50 ng。优化的最适退火温度为49.4 ℃。改进电泳方法,采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染色。运用不同倍性菊属材料基因组DNA对优化的SCoT-PC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获得了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的扩增图谱,表明确立的菊属植物SCoT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稳定可靠。利用该体系及筛选出的12个SCoT引物,对18份菊花近缘种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0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189个,多态性比率为90.43%。应用NTSYS-pc2.1软件,计算菊花近缘种属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并采用不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8份菊花近缘种属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4516 ~ 0.7035,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8。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0.530处可以将18份材料分成Ⅰ、Ⅱ两个大组,Ⅱ组包括芙蓉菊和绢毛蒿,其余16份材料属于Ⅰ组。Ⅰ组在相似系数0.615水平又分为6个亚组。结果表明SCoT分子标记体系适用于菊属及其近缘属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1降水实况2015年5月29日08时至20时,新余出现一次局地性的暴雨天气过程,过程累计雨量53.7mm。如图1所示,新余市周边大监站雨量均在10mm一下,部分大监站无降水。通过观察新余市内区域自动站,我们发现降水主要集中在新余市中部地区。全市6个站次累计雨量50mm以上,其中以水西93.2mm为最大。从小时降雨量来看,降水主要集中在14时和17~20时。本次降水主要集  相似文献   
4.
 以切花菊品种‘公子’cDNA为模板克隆出叶绿素a/b结合蛋白同源基因cab,其开放阅读框为798 bp,编码266个氨基酸。经多物种间比对分析,确认其属于cab基因家族的Lhcb1类,命名为CmLhcb1。同源克隆菊花品种‘清露’Lhcb1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公子’完全相同。CmLhcb1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比在茎、花和根中高,弱光和GA3处理使CmLhcb1表达上调,多效唑处理后CmLhcb1表达量受到抑制。CmLhcb1的表达受昼夜节律调节,白天表达量显著高于夜间。通过high-efficiency TAIL-PCR(hiTAIL-PCR)方法克隆到‘公子’切花菊CmLhcb1起始密码子上游序列715 bp和‘清露’起始密码子上游序列716 bp,序列经PLACE数据库的比对分析,发现有很多与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相关的元件,主要与光照、GA、ABA、水分、水杨酸和病毒相关,CmLhcb1启动子是光诱导型启动子,具有GT1-box和Z-box。  相似文献   
5.
以19个“金陵”系列国庆园林小菊品种为材料,对越冬植株和新繁植株盛花期株高、冠幅、开花量和株丛紧凑性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14个品种的春季新繁植株在成花特性上的综合表现优于越冬植株,不适用于省工栽培;而‘金陵红日’、‘金陵绛唇’、‘金陵锦绣’、‘金陵锦袍’和‘金陵黄绣球’5个品种越冬植株在成花特性上的综合表现优于新繁植株,可以通过越冬植株来进行第二年的园林景观营造,从而达到省工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切花小菊分枝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切花小菊的分枝是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用不同分枝特性的切花小菊品种‘QX-145’(作 母本)和‘南农银山’(作父本)杂交获得F1 群体,对F1 杂种的一级分枝数、分枝高度、一级分枝长度 和分枝角度等4 个分枝性状在2011 和2012 两个年度的表型数据进行记载,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 个分枝性状在F1 群体中广泛分离,变异系 数为14.60% ~ 38.89%;杂种优势和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除一级分枝长度外,其他3 个性状的中亲优 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1.46%、–46.96%和–8.85%。混合遗传分析表明:切花小菊 一级分枝长度、分枝角度符合A-0 模型,无主基因控制;一级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符合A-4 模型,主基因 表现为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1.45%和53.92%。  相似文献   
7.
 对23 个切花菊品种进行苗期耐低钾指标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干质量、钾含量、钾 积累量在不同钾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切花菊耐低钾能力的评价指标。依 据耐低钾指标,筛选出耐低钾品种‘南农银山’和‘南农菲紫’,不耐低钾品种‘南农红枫’。通过水培 试验研究了不同耐性切花菊品种幼苗对低钾胁迫的生物响应。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耐性弱的‘南农红 枫’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SOD 及POD 活性均明显降低,耐性品种‘南农银山’和‘南农菲紫’没有显 著性变化。此外,低钾条件下耐性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耐性弱 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淀粉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栽培菊品种‘秀曼戴花’、‘6045-7’、‘猫眼’、‘T1012’、‘韩2’为母本,分别与菊属菊花脑 × 菊蒿属菊蒿(简称JJ)、菊属大岛野路菊 × 亚菊属多花亚菊(简称DD)和菊属大岛野路菊 × 芙蓉菊属芙蓉菊(简称DF)等3个属间F1杂种进行人工杂交及回交研究。结果发现,以‘秀曼戴花’、‘6045-7’为母本,与JJ杂交,未获得种子;‘猫眼’× DD杂交结实率及回交结实率均较低,而‘T1012’× DF及‘韩2’× DF杂交结实率较高,以‘T1012’× DF杂交后代为父本,与‘T1012’回交,成功获得回交后代。杂交及回交后代性状出现不同程度分离,并存在超亲个体。杂交及回交后代的染色体数并不都是父母本的平均值,存在非整倍体。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以属间杂种为“桥梁”可将芙蓉菊及多花亚菊的耐盐性导入栽培菊花,提高了栽培菊花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