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园艺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8个猴头菌株在菌丝培养阶段和栽培出菇阶段,从菌丝长速、形态特征、出菇温度、子实体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4形态较好。产量高且对环境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黑木耳栽培料中添加不同比例(5%、10%、20%、30%)的沙棘果渣,进行不同黑木耳品种(黑威29、黑威11)出耳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20%的沙棘果渣对各品种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黑木耳产量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并且相应生产的黑木耳总黄酮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差异极显著p0.001)。证明利用废弃的沙棘果渣栽培黑木耳实际可行,并能提高黑木耳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现通过对黑龙江省黑木耳菌种应用情况调查及生产品种应用特点的分析,详细阐述了黑龙江省的菌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食用菌菌种的规范和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杂菌净对黑木耳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抑菌剂———“杂菌净”能刺激黑木耳菌丝生长 ,有效抑制黑木耳生产中的杂菌污染 ,用量仅为 0 2‰ (干料比 ) ,灭菌时间从 8h缩短到 4h ,菌丝培养期污染率降低 7 8% ,出耳期杂菌污染率极低。出耳期提前 ,产耳质量提高 ,产量提高达 2 8 9%。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平板法和比浊法,测定了姬松茸片及水提取液的抑制作用及水提液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姬松茸子实体片剂及水提取液对于3种受试菌均有抑制作用。提取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8h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mg.mL-1、50 mg.mL-1、50 mg.mL-1;18h最低抑菌浓度为50mg.mL-1、100mg.mL-1。  相似文献   
6.
六株黑木耳两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黑龙江省常用六株黑木耳菌种的胞内、胞外酯酶 (EST)及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黑木耳菌株同一培养时期的各菌株间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 ,同一菌株的胞内、胞外同工酶在酶含量和酶带数也存在差异。此差异性可以用来进行菌种鉴定。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有着发展黑木耳产业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同时受气候条件及栽培原料的影响,黑龙江省黑木耳肉厚、口感好、质软味鲜、市场竞争力强,是世界黑木耳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黑木耳的主产区。现将我所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黑木耳代料地栽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黑龙江以及整个东北三省的黑木耳栽培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0个黑木耳栽培菌株的栽培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号、3号、10号为晚熟品种,具有出耳慢,耳片大、厚,根较小,抗杂能力强的特点;4号、8号为早熟品种,具有出耳快、齐,出耳期短,便于管理的特点。干湿比最大的是5号.产量最高的是3号。  相似文献   
9.
对用麦粒保藏黑木耳菌种进行活性试验,1981年保藏19株,1984年保藏11株。2006年4月对2批保藏菌种测活。结果表明:1981年保藏19株菌种有2株成活,1984年保藏11株菌种有9株成活。成活的菌种经再次转接培养,菌丝的生长状况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生产配方和最适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深层发酵培养液碳源以葡萄糖为最好;氮源以8%麸皮汁为最好,其次为0.10%~0.15%的蛋白胨;微量元素含量为0.1%~0.3%的KH2PO4,0.1%~0.15%MgSO4;pH值5.0~6.0;摇瓶装量50~7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数140r/min。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麦麸汁8%,KH2PO4 0.1%,MgSO4 0.15%,土豆汁20%,VB1 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