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合理构建课程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尝试双语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基遗传学教学质量,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明确贵州省紫花菌分类地位,对其人工驯化、加工及活性物质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在贵州 4 个具有代表性的紫花菌产地附近的农贸市场,收集紫花菌样本进行组织分离,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系统学的方法进行鉴定。通过分离纯化获得 20 株菌株,根据子实体形态特征,在贵州市场收集的紫花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形态特征与鲜艳乳菇(Lactarius vividus)一致,另一类形态特征与红汁乳菇(L. hatsudake )一致。基于 ITS 和 GPD 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分离获得的 15 株菌株与鲜艳乳菇(L. vividus)的遗传距离为 0,在系统发育树上以较高的自举支持率与鲜艳乳菇(L. vividus)聚为一支,将 15 株菌株鉴定为鲜艳乳菇(L. vividus);5 株菌株与红汁乳菇(L. hatsudake)的遗传距离为 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红汁乳菇(L. hatsudake)聚为一支,自举支持率为 100%,将 5 株菌株鉴定为红汁乳菇(L. hatsudake)。笔者在贵州市场上收集到的紫花菌中没有鉴定出松乳菇(L. deliciosus),可能与近年松乳菇采集过度或因环境改变导致其发生量减少有关,也有可能是松乳菇与鲜艳乳菇、红汁乳菇形态较为接近,不易区分导致错误鉴定有关。  相似文献   
3.
蝉花是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其分离物多样性丰富,不同菌株的药理作用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因此,分离物的确证是蝉花研究的关键环节.对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磨盘山采集的金蝉花标本分离物进行菌落形态、产孢结构观察,并依据ITS区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蝉棒束孢菌的不同地理株.该研究对于扩大传统中药资源,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菌株的药理作用及活性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作随机区组设计,以植物株高和鲜重或发病率为观察指标,无菌水作对照,通过土壤接种法,在低温、高湿的田间条件下分别观察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对黄瓜Cucumis sativus、番茄Lycopersicomesculentum、辣椒Capsicum annuum、烟草Nicotiana tabacum、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和水稻Oryza sativa6种易患腐霉病植物的致病性。从试验组患病植物组织中分离致病真菌进行纯化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贵阳腐霉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势,很难侵染植物使其感病。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灰霉病菌中BCRho3 基因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亚细胞定位、结构及功能等进行预测研究,同时构建BCRho3 同源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为下一步功能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BCRho3基因编码产物为亲水性蛋白,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以琢-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作用。序列分析表明,BCRho3 基因编码产物可能作为生长因子来发挥作用,同时参与转录及转录调控过程,可能在产孢等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可能在灰霉病的致病性中起关键作用。Rho3 基因编码产物同源性及进化树表明,灰霉病菌BCRho3 基因编码产物与核盘菌、杨盘二孢菌等菌种的Rho3 基因编码产物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袁遗传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白云区摆茅村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充分利用贵阳市白云区摆茅村优美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结合村内果蔬种植现状,精心设计,科学规划,积极挖掘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以形成农业产业优势,营造乡村气息浓郁的田园风光为目标。将摆茅村规划为6个功能区,分别是自然生态观光区、果树采摘观光区、蔬菜产业观光示范区、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区、生态珍禽养殖观光区、休闲度假区及民俗农耕文化馆。结合每个园区的主题,构建景观,开发各种旅游形式,最终将摆茅村建设成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高新农业技术展示、农事体验参与、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为贵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绿僵菌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僵菌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寄主达200多种.其侵染寄主昆虫的过程可分为体表附着、体壁穿透及体内定殖和致死等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ST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干扰技术等方法对绿僵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对绿僵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应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绿僵菌在侵染宿主过程中参与体表附着阶段基因、体壁穿透阶段基因、体内定殖阶段基因及其产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西南地区草莓灰霉病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致病力状况,从贵阳、重庆、成都等14个地区的不同草莓品种上采集82株草莓灰霉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各菌株致病力。结果表明,高抗菌株36株(43.90%),中抗菌株26株(31.71%),低抗菌株4株(4.88%),敏感菌株16株(19.51%);强致病力菌株6株(7.32%),中等致病力菌株21株(25.61%),弱致病力菌株55株(67.07%)。西南各草莓种植区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都有较高的抗药性,致病力以中等、弱为主。这表明,西南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已产生抗药性,致病力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9.
茂兰喀斯特森林圆叶乌桕AM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金玉  张传博  罗充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732-3735
对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 Hemsl)的丛枝茵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进行了初步分离、鉴定与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桕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为44.3%;从乌桕根系土壤中分离到AM真菌2个属29种,分别为球囊霉属(Glomus)21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 ora)8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为优势属,枫香球囊霉(G.liquidambari)和凹坑无梗囊霉(A.excavatadun)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
张传博  李莉  耿红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159-5160
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网络课程建设,逐步实行双语教学等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基因工程教学质量,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