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园艺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8日,新当选的国际盆栽雅石协会(BCI)理事长、台湾中华盆景雅石古盆交流协会理事长苏义吉先生, 在参加了广东佛山中国(陈村) 盆景赏石博览会和云南昆明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后,率由国际盆栽雅石协会原理事长琳达·布莱特女士,世界盆栽友好联盟理事长苏丽达·罗斯迪女士及该联盟秘书长、澳洲盆栽雅石协会会长,以及美国、墨西哥、德国、比利时和台湾地区盆景雅石专家等24 人组成的国际盆栽雅石代表团从杭州来到苏州,对苏州盆景进行了一天的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2.
『玉英』之名由来已久,上溯20年以早,乙丑秋月,画家吴作人作姑苏故里游。大师好盆景,喜顽石,数访寒园共茗山水树石间。尔以拳石为岩,吾将寸木作林,景就则乘兴展纸意写,乐融融中题上《玉英》款,并撰句以记老少合植时开怀不敬之场景。惜九二水侵,一双佳作均不克天难。而故人则亦作仙国之游矣。为忆念,数十载后再作《玉英》图,虽不尽同貌,然情则更情也。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砚式盆景:所谓砚式盆景,是筑景于形似观台的自然形板块上的景致。这是一种新演变而成的盆景艺术形式。它是融和了盆景及中国砚台等其它工艺美术品类的特点而产生的。砚式盆景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在西安中堡村盛唐墓出土的一具唐三彩砚,观池底部如平坦的浅盆,前端是水池,后端是群峰环立。山上还有树木及小鸟。三彩砚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山水盆景的艺术形成,同时也说明唐代就已出现了砚式盆景的雏形。如果说,三彩砚给砚式盆景划定了“起跑线”的话,那么,中国的天然“云盆”,那多变的线条,岩块剥落而形成的自然残刻,随时都流露了一种天成的  相似文献   
4.
九寨启示录     
我们常说:盆景艺术是大自然的缩影。但究竟如何以大自然为蓝本,并从中汲取营养来构思、创作盆景作品呢?张夷同志的《九寨启示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例,可资学习借鉴。本期先发“引言”。正文共四篇(《长海气韵生动说》、《盆景滩中话章法》、《芦苇海里题材多》、《宝镜岩边谈传神》),将陆续发表,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5.
张夷 《花木盆景》2001,(11):14-16
  相似文献   
6.
江南乐韵·《二泉新唱》换个角度来唱唱《二泉映月》的想法其实早就有之,但用高亢亮丽来说说这个故事倒是近期之闪念。能否使作品具有些“交响”效果或现代韵色却要费点思量。先赴现场得了些新时代背景下的感受,而后从较长时期的反复听读《二泉》中寻找到了创作“入点”。由评介描写的视角去讲述《二泉》的表象音域着手,摒弃抑郁和悲绝,张扬华逸与情韵。高调树冠以表达情愫流彩石滩以传递泉声,简淡中“阿炳”蹒跚而来,带来流音,留下了余曲,用新的表演手法来叙述传统乐章。未知能否传情,只是尝试,只是探索,不敢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古典戏曲,有着丰厚的艺术基础,它的每一本戏,每一个剧目,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和一首动人的诗。将典型戏曲剧目作成典型的戏文盆景,不仅符合大众的情趣要求,吸引广大观众并诱发他们的欣赏欲望,且能赋予盆景艺术以新的内容。其一,戏文盆景具有雅俗共赏性。戏曲这一艺术,已深深地扎入了任何一个阶层,特别是广大群众对于典型剧目都已有所了解。在这基础上,戏文盆景的出现明显有着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夷 《花木盆景》2007,(5):12-13
《烟雨江南-湖岸天光》 江南的夏天热得难熬。小时候基本是泡在水里度夏的,抓鱼摸虾捡螺丝,累了爬到岸边的竹渔棚里,又通风又荫凉,惬意极了。知了在梢头向我们“召唤”,伙伴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捕捉,一旦抓住,便架火熏烤,香味会立即扑鼻而朱,这比现在的野外烧烤来得香浓。情节多了,暑热全忘了;故事多了,心里便凉了。这大概就叫做“无暑清凉”。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