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0篇
  200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烟台地区栖霞县蛇窝公社西荆夼大队现有261户,1,215口人,2,563亩耕地。解放前是个穷山沟,那时全大队150户,700口人,由于山瘦地薄,产量甚低,生活十分贫苦,因生活所迫,常年在外扛活当长工的、讨饭的和逃荒闯关东的就有128人,群众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解放后生活有了好转,但由于山地石多,土层瘠薄,靠天吃饭,单产低,收入少,生活仍不宽裕,年年还是过着花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从1965年苹果自然突变体新红星(Starkrimson)出现之后,人们对苹果短枝特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对该类型的优越性应用于商品生产上愈来愈引起重视,特别在当今苹果要求矮化密植、早实丰产、省工简化、高效低成本的前提下,利用短枝型的途径来达到上述目的就更具有迷人的魅力了,美国有人认为苹果栽培的未来将是属于短枝型果树。我国从1972年开展芽选以来,各地发现了不少元帅、金冠、青香蕉、印度的短枝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产业的发展,白银市反季节西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种植面积为294 hm2,2005年扩大到393 hm2,平均产量为35.63 t/hm2,产值为15.97万元/hm2.为此,我们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反季节西瓜秋种冬收和平茬后春末第2次收获栽培技术,既可保证在"元旦"、"春节"、"五一"上市,又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动态建模的理论与方法,设立了山西省粮食产量的长期预测模型,系统预测模型和控制分析模型.并用这些模型对山西省粮食产量的自然发展势态作了预测分析和控制分析、为山西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元帅系包括元帅、红星、红冠,及芽变的短枝型等品种,它以果个大、色艳丽、果高桩、外观美、肉致密、味香著称。是我国苹果三大主栽品种之一,也是世界苹果主栽品种之一。特别自元帅系的芽变短枝型新红星问世,更受到人们的欢迎。近几年,又出现了首红、魁红、超红、艳红、银红等品种,号称元帅系的第四代。特别是采用气调贮藏后,使元帅系果实的发绵问题得以解决,变季产为年销,更使元帅系的发展风靡一时。据初步统计,世界几个主要苹果生产国,元帅系占  相似文献   
6.
苹果短枝型品种在国外早结果早丰产的实例已有不少报导,如美国华盛顿州的罗斯维特地区,十年生金矮生(Goiden spur Delicious)亩产达2万斤。华盛顿州立大学果树研究中心1968年将米勒矮生(Miller stark spur)和普通型红星分别接在 M7、MM106、MM111及实生砧上,九年结果表明:短枝型较普通型提早结果1~2年,且产量均较普通型高。日本福  相似文献   
7.
<正> 山东烟台果树试验站1976年春定植本地区芽变选出的短枝型青香蕉——烟青1.33亩,株行距2.5×3米,平均每亩89株,1981年10月5—6日验收,六年生平均亩产11652.6斤,平均株产133.6斤,最高株产227斤,平均单果重188.1克,可溶性固形物12.5%,果实硬度为11.3公斤/厘米~2,一等果91.6%,二等果  相似文献   
8.
<正> 辽西地区和我国北方大苹果产区一样,大约10年左右发生一次严重冻害,其余年份亦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据调查研究,辽宁的大苹果冻害多发生在严寒的冬季,主要取决于冬季低温的强度及其持续时期的长短。同时各年间冻害的表现、受冻的时期和原因  相似文献   
9.
短枝型苹果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栽植,并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对其栽培技术可以说并不熟悉。现根据国外有关资料和我们的实践体会,谈谈短枝型苹果的栽培技  相似文献   
10.
乔砧苹果密植栽培,在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积累了比较宝贵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生产上起到了作用,产生了影响。如果以解放后群众自发地栽植密植园为第一代密植的话,1960年前后有组织地建立密植试验园为第二代密植,那么,自七十年代初叶开始的密植,则可为第三代密植了。这最近一代的密植,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内容之多、成果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十年前的“密植热”席卷全国苹果产区,经过多年的生产、研究实践,其效果究竟如何?有那些值得肯定的经验?还存在什么问题与教训?其前景怎样?该是有个初步结论和看法的时候了。为此,我们带着问题,深入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