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明确牛粪堆肥接种菌剂后在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几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通过酶学角度揭示高温好氧堆肥的生物化学机理,为堆肥腐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腐熟阈值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牛粪为堆肥原料,通过接种两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分析高温堆肥堆体温度与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接种菌剂有效地增加了堆肥温度,延长了高温期,且使脲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活性水平与峰值得到明显提高.堆肥过程中过氧化氢酶与脲酶活性变化基本一致,后期高于前中期.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不断下降并逐步稳定的趋势.堆肥前期纤维素酶出现峰值,不接种菌剂的处理(CK)蛋白酶活性中后期稳定升高.【结论】接种菌剂纤维素酶活性与堆肥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多酚氧化酶两者则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接种菌剂2对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与堆体温度于不同阶段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CK的蛋白酶活性与堆体温度有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表明酶活性大小可作为牛粪堆肥过程中腐熟程度的生化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围绕桂林洋大学城的文化、创新创业资源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的布局,弥补校园旅游供给侧改革需要。以新建校园景区化特色发展实践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案例以及多年校园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对海口江东新区的景观空间结构与区域旅游布局,依据高校旅游与教学研究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探索热带校园观光、高校会展、绿色校园环境教育和校园主题旅游等校园旅游开发策略。始终关注校园景区化建设与教学环境营造、校园旅游与教学实施存在的耦合效应,特别是可能出现的矛盾点为研究内容,寻找到如何统筹兼备、合理开发大学城校园旅游资源的途径。在改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品质、发扬高校文化、彰显地域魅力的同时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口城市化高度发展,唤醒人们对改善与保证城市生活质量基本问题的思考。根据海口城市农业景观营造是建设智慧型城市,创造宜居、可持续性的城市的需要,本文从传统城市文化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性生产的需要、环境教育需要、特色休闲农业发展和景观多元性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祥永  于鲸 《福建茶叶》2016,(4):161-162
乡村旅游是海南悄然兴起的热门游,结合海南地域文化、茶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营造乡村特色茶庄景观,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研究从海南茶历史文化阐述,分析乡村茶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主题定位、功能设置和景观环境提升三个方面规划策略及方法,将茶文化、乡村环境改善与旅游结合,促进海南茶文化的推广,促进人居环境改善与旅游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