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树新害虫樗蚕的发生与防治张立震,曲炳国,胡国敦(沧州市农林局)(南皮县林业局)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又名乌桕樗蚕蛾。近年在冀东南枣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据资料记载,樗蚕主要分布于华北、...  相似文献   
2.
冀东南枣粮间作区枣树的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冀东南枣粮间作区,包括河北省沧州地区和沧州市共14个县市。该区处于北纬37°29'-38°57'。年平均气温12-13℃。无霜期180-200d(天),年平均降水量630mm,年日照时数2 600-3 000h(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544.3  相似文献   
3.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侵染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ZiziphusjujubaMill.cv.Jinsixiaozao)的侵染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囊孢壳菌Physalosporaobtuse(Schw.)可在金丝小枣树体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杨树、榆树、刺槐树、桃树、苹果、梨树上越冬。5月下旬—9月中旬分生孢子器形成并散发分生孢子,8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同时散发。囊孢壳菌孢子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6月上旬囊孢壳菌开始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囊孢壳菌对枣果的侵染高峰期。囊孢壳菌在当年发病枣果上只形成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器,8月下旬—9月散发分生孢子,可在田间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金丝小枣浆烂果病发生日趋严重,蔓延迅速,由上世纪90年代初浆烂果率不足5%到现在的30%,严重的达80%,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用药上存在明显的误区,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本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不同时期用药达到的防治效果。试验于2004年在沧州市南陈屯枣园进行。该园为15年生金丝小枣树,行距6m、株距4m,每行20株,行间无间作物,选择7行生长较一致的树进行试验。采用的药剂为大生M-45800倍液,设7个处理:1)于6月30日首次喷药、整个生长季用药6次;)于27月16日首次喷药、整个生长季用药5次;3)于8月2日首次喷药、整个生长季用药4次;4)于…  相似文献   
5.
浆烂果病是近年来在金丝小枣主产区严重发生并造成巨大损失的病害。研究表明,俗称的浆烂果病存在浆烂、黑疔、褐皮三种类型,且病原菌不同。因此确定了金丝小枣浆烂病、黑疔病和褐皮病三种病害。经研究确证金丝小枣浆烂病的病原菌为仁果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a(Schw.)Cook  相似文献   
6.
<正> 枣在我省占有特殊的经济地位,尤其是金丝小枣,栽培面积广,产量高,品质好,效益大,是我省的大宗出口产品。但由于大部分散经营,低产园面积占很大比重,仅沧州地区低产园面积就达15万亩,而且低产与高产相差悬殊。为加速改造低产园,我们在1986~1987年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基本情况试验在南皮县常庄乡进行。试材为16—20年生金丝小枣,株行距为3 米×7米。枣园耕层土壤全氮0.045%,碱解氮42.7ppM,速效磷2 ppM,速效钾127.5ppM。针对缺氮贫磷的情况,增施氮磷肥。此外对试验区枣树普遍推行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丝小枣土宜条件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丝小枣是沧州地区土特产品之一,驰名中外。本文阐述和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金丝小枣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沧州金丝小枣产区―沧县、献县、泊头及南皮等区域的枣疯病发病情况、周边绿化植被等进行了调查及汇总,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有关枣疯病的研究结果,对该地区枣疯病出现的原因及蔓延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枣疯病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多维复合酶菌肥是以优质页岩、饼肥、鱼粉、骨粉、麸皮、鸡粪、秸秆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有益微生物,经工业发酵而成.在蔬菜和一些果树上使用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多维复合酶菌肥在枣树上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东光县于桥乡大生村西南500多米的地方有一棵古树,至少已有600年的树龄,属于国家一级古树,树高约9米,胸径约0.8米,树枝向四周延伸约4至5米。部分树皮发朽接近脱落,一些主要树干已枯死,但每年都会长出新枝,形成郁郁葱葱的树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