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果树生产是宁化县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全县果树栽培面积5366hm^2,年产量3.6万t,产值3800万元。其中,梨、桃等落叶果树面积占92.7%,柑橘、杨梅、枇杷等常绿果树面积仅占7.3%。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闽西北爆发桃小叶症的病因,提出以春旱作为桃小叶症的区域性骤发预警指标,并建立了桃小叶症灾变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兴效益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宁化县把葛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重点产业来抓。目前,宁化县已建立了葛良种引种采穗圃24 hm2,推广种植翠葛1号424 hm2,并对葛苗的快速培育进行了研究探讨,2007年培育优质葛苗200万株。现将此项技术总结如下。1苗圃地选择及整地选择背风向阳、无畜禽为害、排灌水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园地或山地。首先进行深翻整畦,畦整成高20 cm、宽60~100 cm、沟宽30cm;然后每平方米用腐熟有机肥或超大生物有机肥1·5~2·0 kg作底肥深翻拌匀施入;为防杂草丛生,畦面须覆盖沙质黄红壤心…  相似文献   
5.
葛良种引进及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又名粉葛、甘葛、葛藤,为豆科葛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国家卫生部认定的药食同源植物,融粮食、饲料、药用、水保于一身,是一种效益较好、有发展前途的经济作物;据世界粮农组织等机构权威专家预测,葛有望成为21世纪第六大粮食作物。葛全身是宝,综合开发意义重大。葛根富含淀粉,  相似文献   
6.
宁化县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宁化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茶叶质量、保证茶叶绿色安全,宁化县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茶。根据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经验,总结了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技术要点,为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宁化地处武夷山东麓,福建西部,位于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2’。境内丘陵起伏,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丰富的山地资源和温光水热条件极适宜茶叶生长发育和制作。宁化种茶历史悠久,早在清代李元慎修撰的《宁化县志》就有记载,泉上镇延祥孔坑所产茶叶为贡茶之说。茶业是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绿色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实施大棚哈密瓜—草莓一年两季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复种指数,经济效益较高.该文总结了大棚哈密瓜—草莓轮作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闽西北桃小叶症病因诊断与区域性骤发诱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5年闽西北桃产区大范围骤发"桃小叶症",典型症状为春梢展叶期叶片不能正常伸展,病叶狭小细长,呈丛生莲座状、花萎无果,各主栽品种均同时受害。经研究该病嫁接不传染,且经2年20个重复的发病果园病株叶片分析,含B≤9.71mg/kg,远低于适宜值下限20mg/kg,结合生殖障碍等形态症状与施B矫治疗效,诊断"桃小叶症"为重度缺B症。再则,根据萌芽期2月至翌年4月发病期各时段雨量与次年发病率的滑动相关分析还表明,中亚热带季风红壤缺B≤0.45mg/kg地区,桃生长季2月中旬—9月上旬的严重干旱是引发翌年桃小叶症区域性骤发的诱因,而非发病季当年春季的降水不足;同时由同类土壤的模拟干旱试验还表明,高温、干旱并不导致同类土壤热水溶性B明显下降,干旱对桃B吸收障碍另有原因。还就桃小叶症矫治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