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六年生南疆日光温室"一年两熟"的"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单氰胺(荣芽、昱果丰)处理对"一年两熟"的"夏黑"葡萄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夏黑"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在南疆地区的实现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单氰胺处理显著减少新梢节间长度和新梢粗度,对叶片长度、半叶宽度和叶绿素SPAD值无显著影响;对"夏黑"果形指数没有明显影响,良好的保持了"夏黑"葡萄的外观特性;但显著增加果实纵横径、果实单粒质量和穗质量,其中T1~T6处理单粒质量分别增加了27.98%、26.68%、25.62%、22.55%、14.52%和9.80%,穗质量分别增加了27.98%、26.66%、25.54%、22.57%、14.54%和9.82%;其次,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27.84%、25.85%、24.29%、24.29%、17.76%和15.20%.在处理范围内,不同浓度荣芽处理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不同昱果丰处理果实品质T4处理显著高于T5和T6处理;荣芽处理果实品质高于昱果丰处理,其中显著高于T5和T6处理.综合比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使用单氰胺涂抹芽眼可以提升南疆日光温室"一年两熟"的"夏黑"葡萄果实品质,为实现南疆日光温室"夏黑"葡萄"一年两熟",荣芽处理(20~40倍)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期用不同浓度(0、30、60、90、120 mg/L)的烯效唑进行全树喷施,研究其对‘夏黑’葡萄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夏黑’葡萄脯氨酸含量(Pro)、可溶性蛋白含量(SP)、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呈现‘先升后降’,在T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而电导率(REC)和丙二醛含量(MDA)呈现‘先降后升’,分别在T2和T3时降低最明显;在品质方面,T2与T3处理显著增加了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花青素含量、Vc含量,同时降低了果实总酸含量、果实硬度、类黄酮含量。各浓度烯效唑处理对单粒重、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总酚含量有所增加,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另外,高浓度烯效唑(T4)会降低单穗重和单粒重。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各处理的综合评价排名依次为T2>T3>T1>T4>CK。以上结果表明,喷施60 mg/L的烯效唑对于提高‘夏黑’葡萄生理活性和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南疆温室内不同位置桃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明确温室内不同位置光合变化差异,为南疆设施桃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桃春美和油桃金辉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2个桃品种在温室棚前、棚中、棚后3个位置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叶片光合作用参数,比较2个桃品种在温室不同位置的光合差异性。【结果】2个桃品种在温室不同位置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变化趋势,无光合午休现象,且3个参数在温室中的大小均依次为棚前>棚中>棚后;2个桃品种叶片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均为先下降后上升,在16:00达最小值,均以棚前最低;毛桃春美叶片瞬间水分利用效率在温室内部各位置差异较大,而油桃金辉叶片瞬间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在温室各位置均为双峰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结论】温室内棚前、棚中、棚后3个位置光合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且各参数相关性较强,2个桃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均以棚前最高,棚后最低;油桃金辉在温室各个位置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毛桃春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葡萄不同栽培架式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树体生长的影响。【方法】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研究弓棚架(Tp)、篱架向阳面(Ts)和背阴面(Tn)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分析其对光强和响应和能量分配策略。【结果】Tp处理的Fo分别比Ts和Tn高12.20%和20.36%,Fm分别比Ts和Tn处理高于14.57%和39.27%,且差异显著;Tp、Ts处理的Fv/Fm比Tn处理高19.95%、17.05%,Fv/Fo处理分别高3.69%、3.31%,均显著高于Tn;不同架式处理PSⅡ初始斜率α大小为Tp(0.28)>Ts(0.24)>Tn(0.22),Tp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73.04)和饱和光强PARast(1 170.93)亦最高;半饱和光强Ik大小为Ts(271.16)>Tp(257.35)>Tn(246.66);ETR随PAR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Y(Ⅱ)随PAR增大呈下降趋势,随PAR增加不同架式ETR和Y大小均为Tp>Ts>Tn;弓棚架qP和NPQ亦高于篱架;不同架式阳光玫瑰葡萄吸收光能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甜樱桃(Cerasus avium L.Moench.),又名欧洲甜樱桃、大樱桃,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樱桃亚属(Cerasus),原产于黑海沿岸和亚洲西部 [1].甜樱桃也是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树种之一,被誉为"早春第一果",具有果个大、色泽艳丽、晶莹美观、果肉柔软鲜美、营养丰富、酸甜可口等特点,被赞誉为果中珍品.当前市场供不应求,有极高的经济价值[2].因其具有适应性强、栽培管理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目前种植效益最好的果树树种之一,近年来已在我国山东烟台、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和甘肃天水等地区有大规模栽植[3].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兵团北疆鲜食葡萄品种多样化发展、栽培管理模式、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科技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兵团北疆葡萄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了兵团北疆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促进兵团北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露地栽培‘夏黑’葡萄为供试作物,分别在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果实转色期喷施浓度为0 mg·L-1(CK)、20 mg·L-1(T1)、40 mg·L-1(T2)、60 mg·L-1(T3)和80 mg·L-1(T4)的亚硒酸钠溶液,探究其对葡萄生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亚硒酸钠对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POD、CAT活性随亚硒酸钠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亚硒酸钠浓度在40mg·L-1时达到最大值,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11.27%、11.89%、10.67%、8.33%、15.60%,各处理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均低于CK,且亚硒酸钠浓度在40 mg·L-1处理较CK显著降低了7.73%、14.39%;2)对果实品质的影响。40 mg·L-1亚硒酸钠处理果实单粒重、单穗重、果形指数、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8.81%、6.82%、7.06%、6.93%、24.43%,固酸比在40和80 mg·L-1亚硒酸钠时分别较CK显著增大8.05%、7.95%,Vc含量在亚硒酸钠浓度为40、60mg·L-1时较CK显著提高7.52%、7.60%,类黄酮和果实花青素含量在亚硒酸钠浓度为60 mg·L-1时分别较CK显著提高20.14%、18.80%;果实硒含量与亚硒酸钠处理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分别是CK的1.75、3.64、6.69、8.92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种施硒水平对提高葡萄生理特性和改善果实品质顺序依次为T2>T3>T1>T4>CK,综合分析,应用40 mg·L-1亚硒酸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幼树期库尔勒香梨根系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高效的水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南疆选择大水漫灌果园,选取1~6年生库尔勒香梨各3株为试材,在树干周围半径160 cm,挖掘0—100 cm深剖面,每20 cm取1个样品,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不同径级梨树根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结果】梨树根长增长始终以吸收根为主,吸收根根长占总根长的86%~95%,且3、5、6年树龄根长显著增长。根表面积增长是不同径级根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吸收根根表面积占比为41%~77%,输导根占比22%~33%。根体积增长以粗根和输导根为主,4、6年粗根增长较快,3、5年输导根增长较快,两类根体积增长不同步。梨树根长密度整体上随土层加深先增大后减小,呈“单峰型”变化,随水平距离增加而减小。垂直方向上根长主要分布在0—60 cm深土层,占整个采样剖面总根长的76.46%以上;水平方向上,以0—20 cm土壤根长密度占比最高,1年和2年占比分别为71.93%、41.62%,随树龄增长呈下降趋势。2~4年,梨根系密度增幅较小,主要表现为延伸生长,并在距离树干较远处形成分散的根密集区。6...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日光温室内夏黑葡萄第一熟和第二熟两个时期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两茬果的果实产量和品质差异性。【结果】夏黑葡萄整个生育期内,第二熟温室内温度整体上要高于第一熟,而且第二熟整个生育期内温度日均值在10℃以上;第一熟与第二熟温室内温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第一熟在果实快速膨大期之前温室内温度日变化幅度大,而第二熟在果实快速膨大期之后温室内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大;昼夜温差值在开花期和果实转色期差值最明显,在开花期,第一熟温室内昼夜温差均值比第二熟昼夜温差均值高58.1%。在果实转色期,第二熟温室内昼夜温差均值相较于第一熟昼夜温差均值高46.3%;第一熟果实单粒重、单穗重、单产均高于第二熟,但商品果率较第二熟低5个百分点。【结论】温室内日均温变化和昼夜温差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但各生育期温室内温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变化趋势。第二熟时温室内温度对果实生长和品质形成的适宜性要好于第一熟,商品果率高。但受树体营养、光照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第一熟果在产量上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