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南通市蚕桑学会编印的《成林桑亩产2000公斤叶栽培模式图解》(以下简称模式图)在省内外发行了35万份。我区做到每个蚕户一张图,每个共育室一张图,区、乡领导每人一张图。经过三年的对照应用和其它各  相似文献   
2.
徐澄 《西北园艺》2008,(2):43-44
北方地区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肥沃,适于辣椒等蔬菜生长。但由于许多菜农在生产中防治病虫害时滥用、乱用农药,导致辣椒残留超标。笔者根据实践经验,现将辣椒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供菜农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葡丰灵为本公司科研人员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葡萄专用生长调节营养液,其主要功能是能有效诱导细胞分裂,改善葡萄品质,增加单粒重和提高产量。最近,许多果农纷纷询问葡丰灵的具体使用方法,现统一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县针对部分地区挖桑、毁桑、抛荒现象严重,蚕桑生产出现“滑坡”旧状况,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对桑田的区域布局进行了调整。稳定了桑田面积,蚕茧产量逐年增加。一、确立桑田布局调整的战略思想我县蚕茧生产是从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1981年全县仅有桑田6641亩,总产茧618吨,桑田主要分布在九圩港两岸。1982年开始,在通吕河沿线13个乡镇扩桑,三年中,新建桑园2.7万亩,全县累计达到3.91万  相似文献   
5.
<正> 南通县五总乡环港村原是一个以粮棉为主的农业村。全村总耕地面积1980亩,总人口1607人。1984年全村仅有182亩桑田,且生产水平不高。从1985年开始,这个村按照上级的作物布局调整计划,采取嫁接体“一步成园”和大苗移栽相结合的方法,一次新建桑园590亩,1986年又“一步成园”68亩,使全村桑田面积达到84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2.4%,形成了粮桑作物布局结构;桑田承包户444户,占全村总农户的96.3%,户均承包桑田1.89亩,其中63户承包桑田面积超过了3亩。桑田实行连片种植,成为名符其实的蚕桑生产专业村。  相似文献   
6.
<正> 近一、二年来,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CH_3(CH_2)_(23)CH_2OH]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对桑树的效果如何?这方面,还很少报导。因此于83年秋期进行了桑叶喷洒三十烷醇的增产效果试验。现把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绝大多数甜樱桃品种都有花粉,但自花不实或自花结实率极低,必须配置相应的授粉树。据观察,甜樱桃不同品种组合花粉亲和率一般为30%左右,最高的70%。提高甜樱桃坐果率的技术措施如下。(1)合理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花期相遇并能互相授粉等。一般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3∶2,授粉品种3~4个,行株距4 m×3 m。目  相似文献   
8.
1大樱桃开花授粉与品种的结实特性影响大樱桃开花期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萌芽期适宜的温度为10℃左右时,开花期适宜的温度为10℃左右。萌芽、开花到幼果生长的不同时间内,对低温的耐力不同,其致害的温度分别是:花蕾期-5.5~1.7℃,开花和幼果期-2.8~-1℃,如果温度急剧下降,花芽受冻可达到96%~98%,缓慢下降时,则受冻仅为3%~5%。大樱桃对低温的适应性除温度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南通县五总乡环港村,位于县城北面的九圩港河畔。全村有15个村民组,461户,1585人。湖桑面积851亩,占耕地面积46.4%。养蚕户444户,占总农户的96.3%,户均桑田1.92亩。其中,1亩以下的77户,1~1.99亩的184户,2~2.9亩的120户,3亩以上的63户。1985年以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认真分析本地的自然地理优势,引导群众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他们注重适度规模经营狠抓桑树基础建设、养蚕设施和科学技术的贯彻。四年来,年年栽植新桑,全村新发展湖桑703亩。使83%以上的农户承包桑田都在1亩以上。由于这个村承包桑田规模适度,生产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掘,经济  相似文献   
10.
<正> 蚕桑生产承包到户后,广大蚕农对共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求共育的蚕儿质量好数量多,健康无病,同时也要求蚕儿一个批次,以便饲养管理方便。但近几年来,有时蚕种孵化不齐,蚕户分到的蚕儿有时有几个批次,这不仅增加了共育室的工作量,给蚕户饲养管理带来了麻烦,对提高蚕茧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做到蚕种一批收齐,使一日孵化率达到95%以上,探索最适当的补倦青技术是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问题。现根据我们历年补催青的实践,对补催青过程中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