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54篇
  59篇
综合类   274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维生素E(VE)和硒(Se)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只70日龄、平均体重为(1 030.64±85.50) g的健康雄性短毛黑水貂,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200 mg/kg VE(以DL-α-生育酚乙酸酯为VE源,含量为50%)(VE组)、基础饲粮+0.2 mg/kg Se(以甘氨酸纳米硒为Se源,含量为1%)(Se组),基础饲粮+200 mg/kg VE+0.2 mg/kg Se(VE+Se组)。试验从2017年7月14日开始,至2017年9月14日结束。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VE组和VE+Se组水貂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而料重比显著下降(P 0.05)。2) VE+Se组水貂脂肪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VE组和Se组差异不显著(P0.05)。3) VE+Se组水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与VE组和Se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单独添加VE或同时添加VE和Se极显著降低水貂血清活性氧(ROS)水平(P0.01)。4) VE+Se组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显著高于VE组和Se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同时添加VE和Se显著提高水貂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P0.05)。综合考虑得出,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同时添加200 mg/kg VE和0.2 mg/kg Se可促进育成期水貂生长,提高脂肪消化率,同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沙生灌木在我国的农、林、牧业及新能源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沙生灌木在平茬后集运手段落后,生产率低,为此研制了集捡拾、压捆、运输和装卸为一体的"多功能沙生灌木集运装备",主要论述了该装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与技术创新点。田间实验结果表明:设备适应沙地作业,其工作效率及自动化程度较高,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设备的成功研制为提高沙生灌木的集运效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灵芝孢子有一层极难被人体消化的由几丁质构成的外壁,造成孢子内的有效成分难以释放被人体吸收。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粉碎机转速、粉碎时间单因素灵芝孢子粉破壁试验。结果表明:转速2 200 r/min,时间为20 min时,破壁效果最佳,破壁率为96%。  相似文献   
4.
5.
为给玉树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和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依据,对全州6县557户牧户进行了饲养户数、人口数、家畜(畜种、年龄、性别)数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涉及人口3260人,牦牛34407头,藏羊11557只,马522匹;各畜种中牦牛饲养比例最高为74.02%,其次为藏羊占24.86%,马1.12%;全州调查牧户均饲养牦牛,户均养殖牦牛61.77头/户,人均养殖牦牛10.55头/人,其中只有29.62%的牧户兼养羊,户均养殖养羊头数为70只/户。3.5岁以下的育成牦牛在畜群中的比例为57.70%,成年牦牛占的比例为42.40%;母牛比例为58.09%,能繁殖母牛比例为34.66%,3.5岁以下的母牦牛在畜群中30.55%;种公牦牛比例为3.01%,3.5岁以下的公牦牛在畜群中占27.37%,4岁以上去势公牦牛比例高达11.53%;全州适龄母牦牛繁殖成活率为41.21%。牧户饲养的藏羊中,适繁母羊占群体数的39.09%,当年繁殖羔羊占群体数的23.55%,育成羊占群体数的21.06%,成年羊占55.39%,适龄母羊繁殖成活率60.29%。全州适龄母畜比例低,畜群结构极不合理,家畜繁殖成活率过低;应加大调整畜群结构力度,提高适龄母畜比例,提倡犊牛及周岁牛的育肥及秋季出栏,加快畜群周转。  相似文献   
6.
动物防疫工作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石,也是综合性防治措施中最关键的环节。但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常常因动物疫苗保存,剂量、接种方式、注射部位、月龄、动物健康、消毒、过敏反应和抢救措施、疫苗过敏反应和死亡等因素的影响,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降低,甚至免疫失败。本文对动物防疫工作需要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马铃薯“水改旱”种植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选取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27个站点,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管理数据驱动充分验证的APSIM-Potato模型,模拟分析农牧交错带地区灌溉和雨养马铃薯的耗水差异。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马铃薯种植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的产量分别为15 900~35 600、16 400~34 800 kg·hm-2和16 600~34 800 kg·hm-2,改为旱作后对应的产量分别为12 800~30 600、13 900~29 100 kg·hm-2和12 700~25 500 kg·hm-2;灌溉马铃薯产量均表现为西部较高,旱作马铃薯产量则为东部较高。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的播前1 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63~388、161~394 mm和154~398 mm,改为旱作后分别下降31.8%、35.3%和36.9%。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后的地下水消耗量分别为5 360~21 330、8 910~4...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电子束辐照对罗非鱼片冷藏期间相关生物学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为冰鲜罗非鱼片物理冷杀菌保鲜提供参考。【方法】鲜活宰杀的罗非鱼片经0,2,4,8 kGy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后于4℃冷藏18 d,于0,4,11,18 d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挥发性盐基氮(TVBN)、色泽、鱼肉硬度、嗅感、pH值。同时对10 kGy电子束辐照灭菌的罗非鱼肉糜接种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检测0,0.4,0.8,1.2,1.6,2 kGy电子束辐照后病原菌的存活率,确定电子束辐照D_(10)值。【结果】鲜活宰杀的罗非鱼片带菌量较高,菌落总数达1.6×10~6 CFU/g,且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都有检出。电子束辐照杀灭病原菌效果良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的D_(10)值均小于0.5 kGy。电子束辐照可显著抑制鱼片冷藏期间菌落总数增幅,减缓鱼肉硬度降幅。综合考虑感官品质因素,以4 kGy辐照保鲜罗非鱼片效果最佳。4 kGy辐照结合4℃冷藏,11 d时罗非鱼片无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TVBN含量为20.91 mg/hg,嗅感显著优于未辐照处理和8 kGy辐照处理。【结论】用4 kGy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延长罗非鱼片冷藏时间,提高冷藏品质,4℃下可保鲜11 d。  相似文献   
9.
安徽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早播小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9年5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春玉米,首次证实草地贪夜蛾入侵安徽,截至8月25日全省16市全部见虫。2019年10月22日,淮南市寿县窑口镇早播小麦田发现疑似该虫为害,经鉴定,确认为草地贪夜蛾。调查发现,全田均可见该虫为害状,百株被害率最高达84.21%,每平方米最高虫量43头。调查提示,入侵安徽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可取食为害小麦,应加强其在麦田发生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红托竹荪已实现人工大规模栽培,但在其栽培过程中菌丝生长速度极慢,制种周期长,且容易老化变红。为寻找适宜其快速生长且菌丝长势良好的培养基配方,对5种不同红托竹荪母种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配方五(竹叶50 g、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0.3 g、硫酸镁0.15 g、维生素B110 mg、琼脂20 g、水1 000 mL)中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最佳,菌丝生长速率为0.13~0.21 cm/d,菌丝浓密,生长35 d后依然保持洁白。配方五是红托竹荪母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