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草酸处理对杧果采后果实AsA-GSH循环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栽培品种‘圣心’采前套袋果实采后经5 mmol · L-1草酸溶液浸泡10 min后常温(25 ℃)下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系数、病情指数、腐烂率、黄化都显著低于对照;其中,处理果实果皮的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保持较高,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贮藏9 d后提高,同时,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说明草酸处理可通过提高果皮AsA-GSH循环系统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水平来增强清除活性氧自由基(ROS)能力,减轻膜脂过氧化伤害,进而有利于延缓套袋杧果采后成熟衰老进程,提高果实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2.
外源抗坏血酸对圣女果采后生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圣女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抗坏血酸浓度处理对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及采用50 m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浸泡果实30 min并在15℃下贮藏,研究抗坏血酸处理对果实生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ol/L的抗坏血酸处理效果最好。50 mmol/L抗坏血酸处理有效延缓了圣女果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推迟其成熟衰老进程;抗坏血酸处理还能抑制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快速升高,提高了果实贮藏后期SOD、POD的活性,抑制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同时,抗坏血酸处理也抑制了果实中PPO活性的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果实的相对电导率与SOD活性、PPO活性及Vc含量密切相关。外源抗坏血酸能有效地抑制采后圣女果的成熟衰老进程,有较好地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保加利亚尖椒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保加利亚尖椒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真菌三价载体(GCR)遗传转化至辣椒,建立了适合辣椒转化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侵染液pH:值5.2、预培养2d、侵染时间7~8min、无AS、共培养2d的条件下,抗性不定芽的诱导分化率达到89%,转基因植株经PCR、Dot blotting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至辣椒基因组DNA中。  相似文献   
4.
抗真菌三价载体转化辣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真菌蛋白的葡聚糖酶(Glu)基因、几丁质酶(Chi)基因和萝卜抗真菌蛋白(Rs-AFP2)基因构建的三价表达载体(GCR)转化辣椒,经PCR、PCR-Southern blotting分子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辣椒植株基因组DNA中.对辣椒离体子叶进行辣椒疫病病菌抗病性检测,证明转基因辣椒离体子叶对疫病有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