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我国的龙眼生产,在世界上据有独特的地位。福建的龙眼栽培,就面积、产量而言,在我国龙眼生产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品种、质量及栽培技术,名在前列。1978年全国南方水果基地县规划座谈会上确定的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中,福建占有五个县,即晋江、莆田、泉州、同安和南安。龙眼在我省水果生产中,面积仅次于柑桔、荔枝,而产量却居首位。一、福建龙眼生产概况我国龙眼的栽培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福建龙眼的栽培,有据可查的,也在一千年以上。解放前,我省的龙眼,均是个体少量栽培。多数栽种在房前屋后;较成片者,亦分布于村落附近。至解放时,全省龙眼种植面积约6万亩左右。解放后,随着生产力的解放,龙眼生产  相似文献   
2.
论福建柑桔业品种结构的优化福建省农业厅李健,曾文献柑桔品种结构布局的合理与否及良种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柑桔业生产力水平的尺度之一,也是拥有市场能力的一种表现。八十年代初我国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以来,柑桔生产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柑桔栽培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比较膨化相关法及逐步回归对福建龙眼主产地的鲤城区(原泉州市)32a(1961-1992年)的生产统计及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16个与龙眼气象产率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并结合10a滑动相关分析对各因子与龙眼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岭回归系数及按生育期将筛选出的因子组成为7个生育期气象综合因子,应用主成分分析因子负荷率计算方法得出这些因子对龙眼气象率的负荷率依次为:(1)夏梢生长期(0.345  相似文献   
4.
采用互相关分析,对80年代福建省柑桔业发展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栽培平均投产期T=5a;面积增长率(QS)与投产率(Q)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二者的经验关系为线性反比,它们的积有效增长率QE=Q·QS.在理论上,QS=0.3141时,有极大值QEmax;当QS>0.3141时,QE随QS增长反呈下降,在发展中应控制避免.兼顾发展与效益的关系,以Q=0.85为保证率,经推算确定最佳面积增长率为0.14-0.18.  相似文献   
5.
省柑桔优良单株果品鉴评会议于1980年元月3~9日在福州市召开。这次柑桔优良单株果品鉴评会是在去年元月鉴评会议的基础上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和部分柑桔主产县、生产单位的果树技术人员;并邀請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福建农学院以及各有关地区的科研、教学人員到会作技术指导;省外贸局、省供销社果品公司、省侨办也应邀参加会议。代表共60人。  相似文献   
6.
采用比较膨化相关法及逐步回归对福建龙眼主产地的鲤城区(原泉州市)32a(1961-1992年)的生产统计及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16个与龙眼气象产率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并结合10a滑动相关分析对各因子与龙眼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岭回归系数及按生育期将筛选出的因子组成为7个生育期气象综合因子,应用主成分分析因子负荷率计算方法得出这些因子对龙眼气象产率的负荷率依次为:(1)夏梢生长期(0.3459)>(2)花期(0.2095)>(3)秋梢生长期(0.0850)>(4)花穗形态迅速分化期(0.0832)>(5)花芽生理分化期(0.0711)>(6)前期生理落果期(0.0543)>(7)第二次生理落果期(0.0218).其中夏梢及秋梢结果母枝或结果母枝基枝生长期负荷率之和约占总负荷率的50%,对翌年的龙眼生产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互相关分析,对80年代福建省柑桔业发展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栽培平均投产期T=5a;面积增长率(QS)与投产率(Q)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二者的经验关系为线性反比,它们的积有效增长率QE=Q.QS在理论上,QS=0.3141时,有极大值QEmax;当QS>0.3141时,QE随QS增长反呈下降,在发展中控制避免,兼顾发展与效益的关系,以Q=0.85为保证率,经推算确定最佳面积增  相似文献   
8.
龙眼是我省有名特产,在我省果树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极为重要的拳头果品。但龙眼生产普遍存在单产低,大小年变幅大,甚至隔年结果的现象,影响果农发展龙眼生产的积极性,也影响国家计划商品的调配。近年来,各地不断摸索龙眼高产栽培技术,并且取得显著成效。为改变我省龙眼生产中的单产低、大小年变幅大的局面,现把省园艺学会1983年1  相似文献   
9.
福建柑桔园营养施肥状况及其施肥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永春等10县(市)70片(≥3.5hm2)柑桔示范园为代表,通过土壤、叶片分析及施肥状况的综合诊断得出的结果表明:84%的示范园土壤显著酸化(pH<5.5),主要是施用N、P、K化肥造成的;营养失调也普遍存在于示范围中,其中主要元素缺Ca、P吸收障碍及微量元素B、Cu的过量尤为普遍;施肥中有机肥不足,P、N肥滥用,Ca、Mg、K肥欠缺;叶片K、Mg并不简单受其土壤有效成分的影响,叶片K与土壤"全N/有效K"、"水解N/有效K",叶片Mg与土壤"代换Mg/代换Ca"呈极显著相关(P<0.01,r=-0.36、-0.39、0.49)。据此,对以红壤为主要土壤类型的福建柑桔产区的施肥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阶多项式平滑平均的平稳化处理方法及相关系数系统聚类方法,对福建省20个龙眼主产县(市)1972—1994年年产率的聚类分类结果表明:当阈值r=0.6927或P=0.001时,分别以福州、莆田、泉州为代表划分出3个显著的类区群,经对照龙眼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发现,同类区不同主产县(市)主栽品种酶谱完全一致,而类区间则各不相同;当阈值r=0.5368或P=0.01划分为2个类区时,其类区间主栽品种恰分属于两酶学分类的品种群.据此,推论主栽品种的不同是形成龙眼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且主栽品种的占有比例及其代表性应作为目标产区的选择标准,并选定分类地位最高(r=0.9493)的鲤城与晋江做为目标产区.再则,对目标区鲤城36年(1958-1994年)龙眼产率的功率谱分析,其序列的2.1、2年振动周期均呈极显著,证实了有关龙眼的隔年结果或俗称的“大小年”现象.为排除非气象条件导致的周期成分,以龙眼产率IY(t)为因变量及落后一个单位时间的产率IY(t-1)为自变量确定出二者的经验关系为线性(P<<0.01),并依此推导出气象产率的计算公式为QY(t)=IY(t)+0.7358.IY(t-1)-1.72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