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立克防治番茄灰霉病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立克是中国农业大学与泰诺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生物药剂,作用机制是木霉菌通过寄生和营养竞争杀灭病原菌,使用后木霉菌迅速消耗侵染位点附近的营养物质,致病菌停止生长和侵染。2007~2008年笔者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对特立克进行应用试验研究,用于防治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宁康霉素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渤海中分离到多株海洋微生物,并且成功筛选出新型农用生物杀菌剂一宁康霉素。2004年苏家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宁康霉素在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要素,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耕地保护是国家大事。做好新形势下的耕地保护工作,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新形势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重道远。本文浅谈了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耕地保护的意义、相关措施,以期对确保粮食安全的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主要复种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辽宁省种植制度中光、热等自然资源一季有余 ,两季不足的问题 ,各地科技工作者及广大农民因地制宜 ,研究创造了多种复种模式 ,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 ,现总结整理出来 ,供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5.
于2006-2007年对中华稻蝗在沈阳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预防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草覆盖率越高蝗虫落卵率越多,种池埂豆可减少蝗虫落卵量。有利于控制蝗虫的发生;3龄前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并要做到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6.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保护地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保护地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提高地温3~7℃,提高棚内温度1.5~2.5℃,同时秸秆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使番茄提早上市7~15d,提高番茄产量17.6%,生产出的番茄大小均匀、色泽艳丽、果实硬度好、品质佳。  相似文献   
7.
复合光合细菌在蔬菜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臭氧配合复合光合细菌对棚菜残留农药进行降解,结果表明,在棚菜上市前1周,选阳光充足的晴天喷施复合光合细菌可有效降解棚菜残留农药,促进蔬菜生长,且防病抗病,尤其在采摘前1~2d再喷臭氧水以杀菌灭虫卵,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亚硝酸盐对河蟹蚤状幼体及蟹苗毒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NO2^-N对河蟹Z5蚤状幼体及大眼幼体的毒性影响:NO2^--N能刺激和麻痹Z5蚤状幼体及大眼幼体,并阻碍它们变态,引起死亡;在蚤状幼体后期的水质管理中,应加大力度换水,使(NO2^--N)在Z5幼体期小于0.48mg/L,在大眼幼体时小于1.2mg/L。  相似文献   
9.
硫酸亚铁、硫酸锰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市十里河地区,施用硫酸亚铁120kg/hm^2,增加大豆421-501kg/hm^2;施用硫酸锰30kg/hm^2.大豆产量结构优势明显增强,表现为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增多,大豆分枝数平均增加0.3~0.4个,单株粒数最多增加9粒,百粒重增加0.5g,大豆产量增加541-571kg/hm^2,增产率达24.0%-26.8%。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河蟹人工育苗工厂设施进行青虾工厂化育苗,2001年度育苗三茬,培育出仔虾苗2.2亿尾。抱卵率为93%,孵化率为84%,平均培育率为33%,平均单位水体育苗16.3万尾/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