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市是广西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近几年来发展较快,面积近0.67万hm~2,1999年开始,桂林市资源、灌阳两县1990~1995年种植的脐橙陆续出现早衰现象。一般发生率15%~20%,严重的达30%以上。在资源县经作站、灌阳县经作站的协助下,从2000年开始,对脐橙早衰树进行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1 品种选择目前 ,广泛种植的板栗南瓜分青皮和红皮两种 ,瓜形扁圆形或高圆形 ,单瓜重 1~ 1 .5 kg,第 8~ 1 2节始花 ,谢花后 35 d左右瓜老熟 ,全生育期 90~ 1 1 0 d。一般 6 6 7m2产 1 5 0 0 kg左右。红皮品种 :东升、日升、赤锦、桔红一号、桔红二号、金星、红板栗、红樱、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组培苗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保民 《广西园艺》2005,16(4):37-38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药用和新兴的甜味植物,其全身均可入药使用。传统种薯栽培,以砍伐高山水源林为代价,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势必造成水土严重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悖,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而利用丘陵、缓坡地、旱地、山冲、梯田发展罗汉果,实行罗汉果下山栽培,对果区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推广罗汉果组培苗是发展罗汉果下山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桂林市罗汉果组培苗的年种植面积已达1333~2000hm2,约占全市罗汉果种植面积的30%。罗汉果组培苗带病少,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苗木生…  相似文献   
5.
番茄是桂林市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1万hm2 ,总产35~5 0万t。其中夏秋反季节栽培面积达6 70 0 hm2 ,大部分产品销往广东、海南等沿海城市,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夏秋季气温高、雨水多,番茄病虫害特别是青枯病日趋严重,制约了番茄生产的健康发展。推广和应用番茄嫁接技术,能有效地降低青枯病危害,提高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对提高产量及无公害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桂林市番茄嫁接技术已推广了多年,2 0 0 3年全市番茄嫁接面积2 5 6 5 hm2 ,占番茄种植面积2 6 .1%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 砧木及…  相似文献   
6.
野生山薯又称野淮山,属多年生宿根植物。与栽培的菜用淮山相比,野生山薯块茎较扁圆,表面密生须根,肉质白色,紧密,富含淀粉,煮食别有风味,还可入药。深受消费者欢迎。一般667 m2产250~1 000kg,产值4 000~6 000元。1选地、整地山薯以地下肉质根块为产品,须根细,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怕干旱和渍水,要求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能排能灌、微酸到中性的黄红壤砂质壤土,有利于野山薯扎根生长。选地后在冬季按行距70 cm,挖宽40 cm,深60 cm的沟,开春后,在沟内施腐熟的土杂肥,整地起畦,挖好排水沟,畦长超过20 m的还要加开腰沟,以保证多雨季节迅速…  相似文献   
7.
桂林市2004年罗汉果生产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桂林市罗汉果较大发展的一年。全市共种植罗汉果8.07万亩,比上年增加2.57万亩,预计产量4.3亿个左右,比上年增加2.6亿个。其中组培苗种植2.6万亩,据统计,全年各公司在桂林售组培苗300万株左右。其中:伯林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98.5万苗,桂林莱茵生物应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80万苗,桂林市大地农业生物技术开发研究所14.8万苗,桂林市加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04万株,武汉植物园7万苗,  相似文献   
8.
<正> 1、品种选择 目前,广泛种植的板栗南瓜分青皮和红皮两种。瓜形扁圆形或高圆形,单瓜重1—1.5公斤,第8—12节始花,谢花后35天左右瓜老熟.全生育期90~110天。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 (1)红皮品种:东升、日升、赤锦、桔红一号、桔红二号、金星、红板栗、红樱、  相似文献   
9.
"万元田"是指在一个生产年度,每667m2产值达万元即为"万元田"(园).桂林市1998年、1999年连续已实施了两年,笔者就两年来,经济效益较好的几个"万元田"(园)种植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