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园艺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努力,不仅选育出了鄂黄一号、鄂黄二号、鄂黄三号等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而且摸索出一套长江流域黄瓜自然杂交制种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黄瓜网室隔离人工杂交制种除了做好正常的栽培管理外,重点是选择适宜的播期,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比例,并做好田间的去杂、隔离、授粉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由于甘薯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虫性,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使用农药,因此其茎尖(又称薯尖)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满足市场需要,黄石市用台农71甘薯薯块直接生产茎尖,采取大棚套拱棚加地膜方式进行甘薯早熟栽培,不仅使茎尖的亩产量达到了5000千克以上,而且填补了3月底至5月份市场茎尖供应空白,对6月份市场茎尖供应不足也起到了补充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藜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生蔬菜,以地上嫩茎和地下嫩茎供食用,过去一般在种植后第二年2~4月采收上市。黄石市自2002年开始实行大面积人工大棚种植以来,地上嫩茎的上市期已提早到当年的9月下旬,并可一直持续  相似文献   
5.
<正>佳美(楚椒808)系湖北省农科院选育的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早熟,生长势和分枝力较强,果实粗牛角形,果尖马嘴状,果皮浅绿带黄,果长14~15厘米,果  相似文献   
6.
导读:与羊角椒相比,螺丝椒辣香味更浓、皮更薄、肉更脆,深受大众喜爱,长江流域开展螺丝椒秋延后高效栽培,应选择抗病、抗逆能力强,耐高温、耐寒,后期较低的温度下,果实不易发生紫斑的品种,如兴蔬皱皮辣等,采用遮阳网降温育苗,7月中下旬播种,9月下旬开始采收,通过多层覆盖保温,可以持续采收到元旦或春节,一般667 m2产量2800 kg,收入1.5万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黄石市特色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其中万亩藜蒿已成为黄石市蔬菜产业的一大亮点.与藜蒿茬口相衔接的茬口有晚春南瓜、甜瓜、西瓜、毛豆(菜用大豆)及黄瓜制种等,经比较以黄瓜制种效益最高.春季黄瓜制种配套秋季藜蒿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摸索,已形成一套周年双季高效模式,现将该模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鄂菜薯1号应对蔬菜秋淡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7-9月的天气多高温干旱,有时大雨连绵,不利于蔬菜生长,且越夏蔬菜病虫害严重,导致市场蔬菜供应短缺,为缓解这一矛盾,黄石市引进了湖北省农科院选育的菜用薯尖红薯新品种——鄂菜薯1号,进行了应对蔬菜秋淡的高产栽培,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般薯尖667m。产量达5000kg,且其薯尖色泽嫩绿、纤维少,口感脆嫩爽口,深受农民和市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引进国内7个保护地辣椒新品种,在黄石市阳新县综合农场试验基地设施大棚中对其丰产性、商品性、抗病性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苏椒27号早熟、果大肉厚、果表面微皱、辣度中等、品质好,中抗病毒病,在市场上好卖,综合经济性状突出,值得在本地春季设施大棚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黄石市采用大棚膜+中棚膜+小拱棚膜+地膜的4层覆盖栽培技术,使当地秋延辣椒采收期从元旦延长至春节,早春辣椒始收期从5月上旬提早至4月上旬,既能填补辣椒冬春淡季市场,又能显著增加菜农收入。该技术近几年在黄石及周边地区已累计推广面积逾667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