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近年来,我们在室内饲养钉螺的过程中,发现毛蠓Psychoda alternata Say幼虫寄生于钉螺体内,使之死亡。一钉螺内可有多条毛蠓幼虫,甚至达23条之多。毛蠓幼虫在水中游动或在潮湿地方爬动,遇到钉螺时,即附于其上取食软体组织,并进入螺壳内。幼虫可横穿钉螺软体的各个部位。钉螺致死后毛蠓幼虫仍可继续生长或爬出再进入其它钉螺内。  相似文献   
2.
探讨闽清并殖对人体的致病性。将闽清并殖新鲜囊蚴多次分别感染猫科、犬科和啮齿科的家猫、家狗及大鼠、小鼠、豚鼠。结果 ,只在猫、狗粪便中检及虫卵并在肺脏检及成虫 ,而鼠类未获感染。结合对已知并殖吸虫宿主的选择性的分析 ,发现对猫狗感染而对鼠类不适宜的虫种通常对人体致病 ,相反 ,对鼠类适宜而猫狗不适宜的虫种对人体大多不致病或致病力较弱 ,表明闽清并殖可能类似斯氏并殖对人体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的病变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育健康仔猪,对31头母猪进行了剖腹产手术试验,术后精心护理,发情配种,26头母猪当年受胎,受胞率为83.9%,共产仔猪225头,平均窝产仔9头。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动物临产母猪31头。二、器械及药品按常规手术要求配备。  相似文献   
4.
<正> 为考核血吸虫病的防治效果,通常的指标有:血吸虫之中间宿主——钉螺的面积、密度、阳性率的调查;人群(特别是少年儿童)新感染的调查;野生动物(如鼠类)的捕捉剖检或小白鼠人工感染试验等。根据调查资料分  相似文献   
5.
北京郊区某猪场,近年来发生一种由诺卡氏菌引起的关节肿病,2日龄仔猪、育成猪以及成年猪均有发生。我们对58头发病仔猪进行了治疗试验,今将试治结果报告如下。病仔猪:北京郊区某猪场饲养的192头仔猪(大约克、杜洛克、北京黑等品种)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草菇品种更新 ,我们于 2 0 0 2年夏季对我地常用的 6个草菇品种进行了大棚地栽试验 ,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 供试品种 V1、V1 1 ,引自常州蔬菜研究所 ;V1 7、V1 8(台湾种 ) ;V2 3、V2 38,引自江阴市蔬菜食用菌指导站。2 试验方法 ①菌种培养 :母种采用常规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采用棉子壳培养基 ,栽培种用 1 5cm× 30cm聚乙烯袋 ,32℃恒温培养。②出菇试验 :栽培料为棉子壳 30 % ,废棉60 % ,复微石膏 1 % ,石灰粉 9%。 8月 7~ 1 4日堆料 3 ,0 0 0kg。8月 1 5日铺料播种 ,每品种各设 3个重复 ,每重复用干料2 0kg ,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调查福建省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 ,捕捉、收集各地溪蟹 ,分离各种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猫、狗或鼠、兔 ,检获成虫鉴定虫种。结果发现福建省共有 7种虫种 ,即 :林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福建并殖吸虫、闽清并殖吸虫和泡囊并殖吸虫 ,分布于全省 42个县 ,其中卫氏并殖吸虫为广泛分布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8.
复方甲苯咪唑颗粒剂杀灭鳗鱼伪指环虫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中国并殖吸虫成虫,囊蚴分种检索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殖吸虫为兽主、畜次、人再次的人畜共患互染的寄生虫病,迄今世界上报告的虫种超过40种,而以我国最多,近30种。作者为今后并殖吸虫的调查研究与分类识别提供根据,特以成虫的三种形态(椭圆形、长梭形、钝梭形)与体棘(单生、混生、群生)为基本根据重新编制了我国并殖吸虫成虫、囊蚴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以往,常规早春大棚种植番茄基本上用种子育苗,经过很长时间的育苗期后,再进行大田移栽,比较费时、费力。我们利用番茄具有较强的分枝和发生不定根的能力,进行番茄侧枝扦插育苗。经过不断摸索已取得了很好效果,不仅缩短了苗期,也降低了成本。该技术现已在我市多个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