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1.
以东亚砂藓、毛尖紫萼藓和山墙藓3种藓类植物为试材,选取不同的时间梯度,对其进行3个月的硅胶干燥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3种藓类植物相对水分含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等6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硅胶干旱胁迫处理的3种藓类,随着相对水分含量的逐渐降低,3种藓类植物体内的丙二醛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山墙藓POD活性较另外2种藓类低,且变化不明显,而东亚砂藓和毛尖紫萼藓在不同时期POD活性有较大变化;3种藓类的渗透调节物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反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呈正相关;6种生理指标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3种藓类具有不同于其它植物的特殊抗旱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2021年在建三江分公司各农场开展大田试验,以‘龙粳31’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地点叠盘暗室育苗与常规育苗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叠盘暗室1.5叶期的株高、叶龄、根数、茎基宽、百株地上鲜质量、百株地下鲜质量、百株地上干质量和百株地下干质量比常规育苗分别提高了46.83%、47.06%、64.78%、14.28%、71.23%、25.60%、67.44%和17.48%;叠盘暗室移栽前的株高、叶龄、根数、茎基宽、百株地上鲜质量、百株地下鲜质量、百株地上干质量和百株地下干质量比常规育苗分别提高了2.84%、9.21%、12.08%、10.53%、12.51%、14.63%、10.83%、8.90%。叠盘暗室育苗方式的出苗率、成苗率和标准苗率极显著高于常规育苗,分别提高了5.21%、5.64%、7.77%,插秧用量极显著低于常规育苗,降低了8.37%。叠盘暗室育苗方式比常规育苗的理论产量、实测产量分别提高了6.32%和5.07%。通过一年多点试验得出,叠盘暗室的秧苗素质极显著优于常规育苗,前哨农场的叠盘育苗增产效果优于其他8个试验农场。在生产实践中应推广叠盘暗室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长期硅胶干旱的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 DozyMolk)、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 P.Beauv.)和山墙藓(Tortula ruralis Gaertn)3种藓类植物为材料,选取不同的时间梯度分别进行复水处理,测定相对水分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6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东亚砂藓的渗透调节物质修复-补偿能力较强,毛尖紫萼藓的抗氧化修复能力较强,山墙藓的保水能力较强;试验中所测的6种生理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3种藓类植物具有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特殊抗旱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低温胁迫对毛尖紫萼藓、东亚砂藓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解除胁迫后生理生化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2种藓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20℃处理下,2种藓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其他低温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解除胁迫后,随恢复时间的延长,2种藓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额、电子传递效率显著上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下降;低温胁迫下,2种藓能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来提高植物抗逆性从而适应低温;在解除胁迫恢复过程中,2种藓类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及光合特性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说明极端低温并没有对2种藓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2种藓类植物均能够适应极端低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